亞硝酸鹽快速現形記
蔬菜:亞硝酸鹽檢測實驗
蔬菜當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硝酸鹽的水溶性很好。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硝酸鹽不僅對人體無害,反而有利于人體心臟健康。而空氣當中存在大量微生物,有些微生物會分泌還原酶,在微生物還原酶的作用下,硝酸鹽就會被還原為亞硝酸鹽。
“同樣的蔬菜,同樣的制作方法,同樣的保存時間,唯獨不同的是保存的方式。”國家營養師王旭峰拿出幾張試紙,“他們之間亞硝酸鹽會有什么樣的區別?一張試紙,一試就知道。”
在實驗中我們看到王旭峰分別將已封裝并低溫存放三天的1號樣品、已封裝并常溫存放三天的2號樣品和裸露在空氣中并存放了三天的3號樣品分別滴入等量清水,搗碎,并靜置十分鐘。
十分鐘后,王旭峰用手中的亞硝酸鹽快速檢測試紙分別蘸取了三種樣品。很快,試紙的顏色發生了變化??梢钥吹?,蘸取了1號樣品的試紙顏色呈黃色,2號樣品的試紙呈淺紅色,3號樣品的試紙呈深紅色。
王旭峰說:“3號樣品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在常溫下保存,亞硝酸含量最高。2號樣品雖然進行了封裝處理,但在常溫下存放,溫度較高,所以亞硝酸鹽含量其次。而1號樣品經封裝處理并低溫保存,經檢測,亞硝酸含量最低。”所以,經實驗得出綠葉菜烹調后的最佳儲存方式非常簡單,兩步即可:找干凈的容器,趁熱密封保存;等待食物冷卻后,低溫儲存。
在接下來一輪的實驗中,實驗對象換成了家中早餐伴侶--腌菜。只見桌上擺放了三份腌菜樣品,分別了腌制3天、7天和21天。
“腌制三天的腌菜您一定覺得是最安全的,但是到底安不安全,一試才知道。”王旭峰拿起腌制了3天的腌菜,用手中的亞硝酸鹽試紙輕輕蘸取腌菜表面。實驗結果,在試紙上呈現出來。經過與標準色階卡的對比,腌制了三天的腌菜亞硝酸鹽含量在100~200各單位之間。而腌制7天的腌菜,亞硝酸鹽含量已經明顯超過200個單位。再來看腌制了21天的腌菜,結果竟出人意料,亞硝酸鹽含量只在0~30各單位之間。由此可見,腌制21天的這份腌菜,亞硝酸鹽的含量最低。
“在腌制酸菜、咸菜、泡菜時,從腌制開始亞硝酸鹽含量逐漸上升。到達第7天亞硝酸鹽含量達到峰值,7天以后亞硝酸鹽含量逐漸下降,超過21天則降到最低。”王旭峰給大家科普道,“所以建議您腌制酸菜、咸菜、泡菜,要么把時間控制在3天之內,要么超過21天。”
最后,王旭峰提醒各位,成年人攝入亞硝酸鹽一旦達到0.2~0.5克,就會出現食物中毒。比如,口唇發紫、大腦缺氧、昏迷等癥狀。而攝入量超過3克,則會導致死亡。此外,如果亞硝酸鹽在我們的胃里遇到胺類物質,還會生成有強烈致胃癌和食道癌作用的亞硝胺。所以,帶飯一族和腌菜粉們,要學會科學保存食物,保護全家健康。

相關熱詞搜索:亞硝酸鹽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