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安全不能成就中國農業的未來

2015-04-20 10:40:29 來源: 成都商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看,好多飛機!這可不是航空展,而是中國現代農業展。我不知道中國農業什么時候現代化程度這么高了,整個展館約一半是飛機展。本來期望有施肥機、科學除草機、微生物肥等,但幾乎沒有。”“農展的主題和主要技術方向還是———高產、高效、鮮有高品質的聲音。”

  這些話摘自一位正致力于在中國黑龍江五常“不用農藥,只用汗水”種植高品質大米的創業者4月19日的微信。他說,“農業,也是個充斥浮躁心態的行業……不是單靠一家企業一個品牌能做起來的。”

  這樣的心聲,中國人其實都懂,但十幾億人的心聲,仍然抵不過現場眾星捧月般對技術新寵“無人機”的追捧。就像是兩個原本共生的群體,卻處于完全不相通的語境。中國生產者最高規格的聚會,卻沒有人在乎中國消費者最在乎的安全問題。

  技術進步固然可喜,但技術進步能否帶來人類社會的良性進步,卻因人性的不同而往往在結果上顯出優劣。技術安全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雖然新技術背上了制造污染、帶來不可持續發展、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黑鍋,但始作俑者,還是那些操縱技術并唯利是圖、缺乏底線的人性。

  中國農業的技術現代化在個別領域已不輸于世界領先水平。但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卻是中國農業生產的質量安全,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專門針對中國提出建議: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這個權威解答,雖總算平息了中國家庭近幾年來對“如何吃蘋果”這個難題的頻繁爭論,但也讓中國的食品安全暴露無遺。世衛組織的解釋只不過再次佐證了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近幾十年來,中國食品生產中的化學制劑和殺蟲劑使用量不斷增加,一些證據顯示一些施用量遠遠超出推薦劑量,從而大大增加了水果和蔬菜表皮中農藥殘留的可能,這些農藥殘留會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傷害。

  這像是一個笑話:中國人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但也創造了自有蘋果只能削皮吃肉的獨特困境。技術,顯然沒有幫助中國人解決農業生產于人類最終的意義:生存且安全。

  當前,中國有些地方也開始對“農民”這個生產者有所重視,但不失偏頗。陜西最近就頒發了一系列“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即使不談已備受詬病的政府許可是否得當,僅評定標準中對高級農民職稱要求數十萬“高收入”的硬指標,就暴露了管理者仍過度執著于經濟利益的初心。

  這和當初不顧一切地追求GDP和當下有節制地追求綠色GDP的差別相似,如果新型高級職業農民將成為未來農業領軍人物,那他們的追求就勢必關聯著中國農業的未來,但只有利益沒有安全的未來,又如何讓人期待呢?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 成就 農業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