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兒童食品添加劑上把“鎖”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缺乏兒童標準。三聚氰胺等奶粉事件倒逼了我國0~3周歲嬰幼兒食品中的奶粉和米粉等配方食品嚴格標準的出臺,但遺憾的是3周歲以上兒童食品以及其他類型的兒童食品卻至今游離在監管體系之外。
其次,食品添加劑行業分散,監管難度大。一方面行業準入門檻低,呈現出“小、雜、亂”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采取多機構分段管理模式,多頭管理造成各部門權責不清,進一步加大了監管難度。
參照國外一些好的做法,除了盡快制定食品添加劑標準,提高檢測技術水平,設置兒童食品添加劑“安全說明”也很必要。“說明”應明確規定在每種兒童食品的外包裝上載印類似于藥品使用說明書的“添加劑食用安全說明”,內容應包括添加劑的通用名稱、功能、含量、國標、過量攝入的危害以及敏感人群或謹慎食用人群等信息。
總之,有據可循、有法可依的監管,才能為我國兒童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食品環境。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21) 做無污染、無添加劑的新鮮牛奶
- (2014-12-09)食藥總局:食品添加劑監督抽檢結果
- (2014-12-16)食品添加劑并非工業毒物 添加劑使用應科學理性面對
- (2015-09-29)食品添加劑的幾種檢測技術
- (2016-11-22)食品添加劑?添堵幾時休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