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食品被指隱患多 線上線下標準不統一

2015-03-12 15:55:15 來源: 京華時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在我國網購市場總交易額中所占比例正不斷提升,但網售食品目前存在不少問題。”昨天,思念食品董事長李偉、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等食品企業掌門人,以自身的網購體驗為例直指網售食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都存在隱患,并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問題

  隱患貫穿產銷全鏈條

  李偉表示,作為食品企業負責人,出于調研市場的目的,他曾多次網購食品,發現網售食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遠遠超過傳統銷售渠道,“這些有安全隱患的食品銷售商以銷售各類特色自制食品、進口食品或土特產為主。”

  首先,在生產環節存在大量“三無”產品。目前在電商平臺銷售食品的個體商家,大部分是沒有從事食品行業所需要的生產、流通、衛生許可證的;很多自制食品主要來自家庭作坊和小食品廠,大多不具備消毒、檢疫等衛生檢測手段,經營條件難以達到衛生、環保部門的標準,從源頭上就埋下了食品安全隱患。對于這些問題,銷售這些食品的電商平臺基本都不干預。

  其次,在流通環節,網售食品的混合配送存在較高的污染風險。“在我國目前的社會化物流體系里,還沒有建立起單獨的食品物流配送體系,一些包裝簡單的食品都是和其他產品一起混合配送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即便網售食品是從正規渠道進的貨,也無法保證產品在配送環節的安全可靠。”李偉表示。

  最后,在消費環節,當網購食品出現問題時,不少消費者都面臨維權難題。很多小的食品網店都沒有實體店,也沒有取得營業執照和食品流通許可證,更無法出具正規發票,所以即便消費者發起投訴,也很難找到賣家。

  ■分析

  線上線下標準不統一

  擁有金六福等知名品牌的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昨天也以自己在網上買到假冒白酒后遭遇不退貨的經歷為例表示,目前我國線上線下食品交易的服務標準不統一,縱容了網售食品的亂象,長期來看不利于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

  “線下正規的食品實體店一般都會自覺守法,不銷售假冒偽劣食品,即便真的發生問題,一般也都會依法賠償消費者,而一些線上食品店和電商平臺卻做不到這些。同樣是銷售食品,線上線下卻執行雙重標準,這無論對線下商家還是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吳向東說。

  ■建議

  明確各方責任

  “我國對網售食品的監管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無法對網銷食品的進貨、儲存、銷售渠道等進行有效的監管。加之網絡食品銷售的違法成本較低,違法者很容易地就能更換地址后繼續經營,所以很難對其進行徹底查處。”面對網售食品隱患較多、監管乏力的現狀,李偉認為,國家應當出臺全國性的監管法規,來規范對網售食品的監管,讓網絡食品交易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都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據記者了解,對于網售食品的監管問題,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中已經專門增加了新的規定,比如要求第三方平臺的提供者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隱患 標準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