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呼吸的筷子’你知道么?
一次性筷子在制作過程中必須經過硫磺熏蒸,使用時遇熱會釋放二氧化硫,對人體消化功能和呼吸功能都有損害。希望改變消費者觀念,出臺相關條例,限制餐飲業對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成立餐具消毒企業協會。
高曉靜說,她的這份提案是在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隊做了大量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撰寫的。她已經連續5年帶領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聆聽民生”暑期社會實踐隊一起進行社會調研、企業考察,每年為政協提供至少5個提案。
關注一次性筷子這個提案,是由 “聆聽民生”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大學城、火車站周邊的餐飲單位進行調研時發現的。實踐隊員們調查發現,出于對餐具是否嚴格消毒的擔憂,消費者更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不是消過毒的筷子,走入“一次性筷子更衛生”的誤區,導致本市月消耗方便筷基數很大。
高曉靜建議,大力宣傳一次性筷子的弊端和對人體的傷害,進一步加強人民群眾對方便筷的認知,請有關部門對餐飲服務單位的采購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情況進行監督調查,如發現餐飲服務單位采購的一次性筷子存在影響餐飲安全問題的,應監督餐飲服務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銷毀。我市可以借鑒外地的做法,如陜西省在2011年出臺《陜西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以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
“使用一次性筷子,不衛生又不環保,可這也是無奈之舉。”市人大代表王淑芬告訴記者,小餐飲店里的消毒情況確實令人擔憂。消毒柜只是擺設,有的商家用來盛放粉干、面條,有的干脆不使用,因此多數人在就餐時只能選擇一次性筷子。
王淑芬說,除了消毒狀況堪憂外,部分小餐飲店工作人員存在涂指甲油、操作時未佩戴口罩、未持健康證“上崗”等情況,操作不規范加上一些食品來路不明、臺賬不清,小餐飲食品安全問題多。王淑芬建議,部門應嚴管小餐飲衛生安全,重點是碗筷等清洗消毒。對于消毒到位的小餐飲店,建議授予衛生榮譽獎,市民在此類店內就餐時就可以放心使用消毒筷了。

相關熱詞搜索:筷子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