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食品中實現真菌毒素快速精準檢測
“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設立了“食品生物有害物精準檢測與控制”項目。經過兩年的研發,該項目在食品和糧食中真菌毒素的精準檢測技術及控制技術方面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科研人員通過對墨烯的改性修飾,結合分子印跡材料,開發了桔霉素、展青霉素等真菌毒素的特異性分離富集材料;建立了高效樣品前處理技術,與目前常用的免疫親和柱相比,前處理成本降低了80%,提高了前處理效率,開發的前處理產品,解決了糧食、食品中真菌毒素樣品前處理復雜、成本高、檢測速度慢、準確度不高、變異系數大等問題。
在高效前處理技術基礎上,該項目還開發了簡單凈化—穩定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同時檢測16種重要真菌毒素的技術,涵蓋了目前國內外已設定限量和即將設定限量的真菌毒素,適合于批量原糧樣品真菌毒素的快速準確測定。
該方法參加英國FAPAS分析實驗室組織的玉米粉中多種真菌毒素的檢測能力驗證和比利時真菌毒素檢測,以及國家基準實驗室組織的燕麥粉中多種真菌毒素同時檢測能力驗證,所有指標均為滿意,檢測結果符合“fit-for-purpose”的多組分真菌毒素檢測方法的要求,證明該方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該項目已經發表SCI論文61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獎勵9項,申請專利23項。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7-01)土特農產品或含黃曲霉毒素 勿迷信
- (2014-07-18)糧食過度加工易導致“富貴病”
- (2014-07-29)別讓糧食豐產成為“甜蜜的憂愁”
- (2014-08-22)大旱給糧食連增添變數 進口糧食猛增引發擔憂
- (2014-11-10)保障糧食安全 減損和節約同樣重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