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亂了:飲料比奶貴

2015-01-14 14:31:19 來源: 楚天金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據新華社電 隨著乳企限收或不收生鮮乳,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奶業主產區最近接連出現“倒奶殺牛”現象。相關專家指出,此次出現大面積“奶剩”,主要原因在于進口奶量大幅增加,而深層次去看,卻是我國奶業“養殖的矮子,進口的巨人”的寫照。

  進口奶多了:日進千噸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9月,全國乳制品進口量共計近150萬噸,同比增長36.5%。瀏覽國內各大超市的貨架: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荷蘭……十幾個國家的常溫牛奶品牌令人眼花繚亂。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說:“各種進口超高溫滅菌常溫牛奶以每天1000噸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則表示:“主產國對主銷國的銷售增長預期過于樂觀,且幾個主產國之間也不可能就產量進行溝通,最終供過于求。”宋亮說,這不僅傷害到中國奶牛養殖業,同時也損害生產國奶農利益。

  鮮乳不俏了:價格走低

  宋亮說,2013年以前國內的酸奶很少出現由奶粉加工成的“復原乳”,大多由生鮮乳做成;而現在進口奶源激增,國內多家公司都改變工藝,迅速調整產品結構:“大包粉一些做成復原乳,另一些生產大量的酸奶類飲品、含乳飲料,企業對國產奶源的依賴度大幅下降。”

  目前,與2013年第四季度各大企業爭搶生鮮乳的局面截然相反的是,有加工企業紛紛限量收購以求自保,將危機轉嫁到奶農身上。被限收而多出的生鮮乳則以更低的價格流向其他省市乳企,一些乳企收到價格低廉的生鮮乳后再進一步限收、停收當地的合同計劃內的生鮮乳,形成惡性循環。

  市場亂了:飲料比奶貴

  一排排的常溫奶占據超市眾多貨架,一盒盒的核桃奶、果味奶、鈣奶、乳酸菌飲料等擺在顯著位置……對于含乳飲料、復原乳、超高溫牛奶之間的差別,消費者實在難以區分。“就算企業不收生鮮乳,照樣可以用進口的大包粉生產酸奶、乳品飲料,廣告上都說是牛奶,消費者根本分不清楚。”一位乳業業內人士說,有些飲料價格甚至比純牛奶還貴,照樣銷量不減。“含乳飲料對牛奶進行了一部分的替代,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宋亮說,應加強對乳品相關常識和營養知識的公益宣傳,引導消費者理性選擇。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純牛奶 飲料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