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白酒行業進入“個性消費時代”
2014年即將過去,回顧過去,白酒行業在進行著整合調整,突顯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酒企推動名酒向民酒邁進,從政務消費回歸商務消費和大眾化消費;二是酒企兼并重組深度演繹,定制酒、“觸網”等新業態應運而生;三是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縱深推進,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白酒業,必將更加凸顯其市場化屬性。
名酒價格回歸理性
曾幾何時,53度飛天茅臺上漲到2300元/瓶時,在眾人看來這遠非天花板,市場對于其價格預期一度達到了3000元/瓶。正因此,茅臺酒也被貼上了“奢侈品”的標簽。同樣,在茅臺酒價格飆漲的背景下,千元白酒幾乎都上了酒企的價格段位,并美其名曰為“品牌標簽”。在高價位酒滿天飛的年代,高端酒(高價位酒)主導了市場消費。
但是,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家出臺八項規定等政策影響,那些建立在以公款消費為基礎上的畸形消費遭遇重創,白酒業也來了個“急轉彎”。最為被動的則是那些失去公款消費這塊大蛋糕的酒企和經銷商們。一時間,社會高庫存導致市場供需出現問題,以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為代表的高端酒價格開始逐漸回落,在2013年出現價格腰斬之后,價格繼續下落,如今的茅臺價格在830元/瓶左右,而五糧液則降到580元/瓶左右。龍頭企業價格的下沉,擠壓了次高端白酒的市場空間,瀘州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郎酒、古井貢、洋河等次高端酒出現滯銷,高端酒不再是寵兒,酒企紛紛向中低價位酒市場擴張。
隨著在消費層面上,高端酒向中低端酒轉移,中低價位酒將是未來市場的主角。酒企對此都心知肚明,因此,在價格管控方面也沒有以前那么強勢。五糧液580元/瓶左右的價格和貴州茅臺830元/瓶左右的價格已經保持了一段時間,這也說明了茅臺和五糧液目前的供需平衡,企業在消化社會庫存及放量措施方面都取得不錯的效果。同時,也說明消費者對上述價格的認可。不過,對于茅臺、五糧液價格是否觸底目前仍是一個有爭論的話題。
白酒行業面臨大洗牌
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內有18000多家酒企,有執照的大約7000多家,但是前100家酒企的規模占整個酒行業的90%,也就是說市場上存在的17000多家酒企均是小酒企。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調整下,小酒企必將在這次大浪淘沙中掉隊,白酒行業顯然也要效仿啤酒行業走并購整合之路。
行業游戲規則是強者更強,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具有優質的產品、品牌知名度高,營銷能力強的企業在行業調整期更具優勢,而在此輪白酒行業的洗牌過程中,行業整合向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集中將成為趨勢。預計有1/3的酒企將退出歷史的舞臺,而這也是本次行業調整業內給出的預判。隨著行業的深度調整,酒企的估值也會下滑,部分酒企甚至會以“跳樓價”出售。到那時,酒行業將迎來并購潮,而這個時間點業內預計在2015年-2016年。
并購重組往往是兩情相悅、強強聯合的結局,此輪行業調整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因此,有一定市場基礎的小品牌酒企應該著眼考慮公司的未來。而大品牌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如何將并購企業變成優質資產,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這不僅考驗企業高管的智慧,還需要有靈活的企業機制。
酒企“觸電”已成趨勢
面對群起的電商及移動互聯網,酒企可以說是既愛又恨。“愛”是因為傳統銷售渠道受阻時,電商作為一條新的銷售渠道,對于處在寒冬中的酒企來說是必要的支撐,這也是酒仙網、中酒網等酒類電商網站崛起的原因之一。意識到電商的重要之后,酒企們也自建或以托管的方式紛紛成立自己的電商平臺。酒企對電商的“恨”則是因為電商們為爭奪江湖地位,低價傾銷擾亂了價格體系,且電商渠道給酒企帶來的利潤甚微。
事實上,擁抱移動互聯網,擁抱電商是各個傳統行業都必須正面面對的事情,白酒也一樣。盡管目前酒類電子商務占全行業的份額僅為1%,尚屬一個補充渠道,但卻有著較大的上升空間。因此,酒企和酒類電商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合作,而非排斥。如果將“線上和線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做好消費者體驗和互動,那么互聯網平臺將是酒企的一個新“蓄水池”。同樣,酒類電商要想分享千億級別的饕餮盛宴,其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對于它們來說,應該與酒企在產品研發等方面一起下功夫,開發一些定制產品,盡量較少對線下產品的沖擊,以實現酒企與電商的共贏。
“改革+轉型”是酒企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酒企與電商之間的關系雖然十分的微妙,但是酒企“觸電”已成常態。不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誰能笑得美麗長久,這不僅要看產品的質量,還要看企業的智慧。
用定制酒應對個性化消費時代
我國的白酒行業經過10年的快速增長后,在消費、市場和流通環節方面都積累了大量的問題。而目前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高端消費信心受挫,需求發生明顯變化,行業亟需重新定位。另外,其它酒種的沖擊,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等,對白酒企業也提出新要求。
而隨著主流消費群體逐漸老齡化,年輕的80后、90后走向社會,白酒傳統消費群體存在流失的風險。因此,如何將高品質、性價比較強的產品通過另一種形式賣給消費者,是當下酒企都在考慮的問題。而個性化定制酒則在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會帶給企業銷量的增長。
中國白酒行業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際,酒企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未來的白酒行業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主體,逐漸向大眾化消費、商務消費和個性化消費轉變。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20)香精香料在白酒勾兌中的應用探析
- (2015-01-22)桔子釀白酒掀起的酒業革命
- (2015-01-22)景芝酒獲中國白酒十大優秀科技成果
- (2015-04-30)白酒的“老傳統”與“新工藝”
- (2014-11-20)快時代真的就要“快食代”么?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