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利用麩皮發酵生產L-乳酸的研究

2014-11-14 13:53:3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 孫兆遠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摘 要:利用多種酶類將麩皮水解成能被乳桿菌利用的單糖,然后由乳桿菌發酵獲取L-乳酸。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得出麩皮酶解最佳工藝為:α-淀粉酶用量30U/g、糖化酶90U/g、酸性蛋白酶3U/g、纖維素酶8U/g。

  關鍵詞:L-乳酸;麩皮;發酵

  L-乳酸能被人體完全代謝,且不產生任何有毒副作用的代謝產物,D-乳酸或DL-乳酸的過量攝入則有可能引起代謝紊亂甚至導致中毒[1]。因此,從健康的角度考慮,用L-乳酸代替目前在食品和醫藥工業中普遍使用的D-乳酸或DL-乳酸是必然的趨勢。本研究以農業廢棄物麩皮為原料進行L-乳酸的生產。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獲得多酶法生產L-乳酸的最佳條件。

  1實驗儀器、材料及方法

  振蕩培養箱:蘇州威爾、電子天平:上海倫捷、酸度計:上海儀電、恒溫水浴鍋:上海亞榮、滅菌器:上海申安。

  乳桿菌亞種:中科院菌種保藏中心、麩皮:市售、α-淀粉酶、糖化酶、纖維素酶、酸性蛋白酶:無錫雪梅。

  2實驗方法

  2.1 種子培養基與培養條件

  活化及擴大培養基采用MRS培養基[2]。

  2.2 麩皮發酵培養基

  麩皮100g/L,以50℃水配成麩皮乳,121℃滅菌20min。

  2.3 工藝流程

  麩皮培養基→α-淀粉酶酶解→降溫至50℃→纖維素酶酶解→升溫至60℃→糖化酶酶解→降溫至40℃→酸性蛋白酶酶解→乳酸桿菌37℃發酵→乳酸濃度測定

  2.4 L-乳酸的測定

  樣品離心后取上清液,加蒸餾水40ml,1mol/L的NaOH溶液25ml,酚酞2滴,煮沸5分鐘,趁熱用0.5mol/L硫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淡紅色[3]。

  2.5 麩皮酶解單因素實驗

  2.5.1α-淀粉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分別添加α-淀粉酶10U/g、20U/g、30U/g、40U/g、50U/g酶解1.5h,再接入10%乳酸桿菌發酵3d。以乳酸含量為指標分析α-淀粉酶對乳酸含量的影響。

  2.5.2糖化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分別加入糖化酶30U/g、60U/g、90U/g、120U/g、150U/g酶解0.5h,再接入10%乳酸桿菌發酵3d。以乳酸含量為指標分析糖化酶對乳酸含量的影響。

\

  作者簡介:孫兆遠(1979-),男,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天然產物應用與開發研究。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高級訪問工程計劃資助項目

  2.5.3酸性蛋白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分別加入酸性蛋白酶1U/g、2U/g、3U/g、4U/g、5U/g酶解0.5h,再接入10%乳酸桿菌發酵3d。以乳酸含量為指標分析酸性蛋白酶對乳酸含量的影響。

  2.5.4纖維素酶對L-乳酸發酵的影響

  分別加入纖維素酶5U/g、10U/g、15U/g、20U/g、25U/g酶解1.0h,再接入10%乳酸桿菌發酵3d。以乳酸含量為指標分析纖維素酶對乳酸含量的影響。

  2.5.5最佳酶解條件的確定

  以α-淀粉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及纖維素酶加入量為因素,以L-乳酸產量為指標,采用L9(34)正交設計分析各種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L-乳酸制備流程根據圖1進行操作。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見表1。

\

  3結果與分析

  3.1 α-淀粉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麩皮中可被乳桿菌發酵的糖含量很少,大部分是淀粉,因此需要加入適量的α-淀粉酶對其進行水解,以便于L-乳酸的生成[4]。α-淀粉酶添加量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α-淀粉酶添加量的不斷增加,L-乳酸含量不斷增加,當α-淀粉酶添加量超過30U/g時,L-乳酸含量增加緩慢,因此確定α-淀粉酶的添加量在30U/g左右。

  3.2 糖化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糖化酶是將淀粉酶水解后的糖類物質進一步水解,生成乳桿菌發酵底物葡萄糖,糖化酶糖化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L-乳酸的產量。由圖3可見,糖化酶的添加可以明顯增加L-乳酸的產量,特別是從30增至60U/g時.但隨著糖化酶添加量的不斷增加,L-乳酸產量增加緩慢。因此確定糖化酶的添加量在90U/g左右。
 

  3.3 酸性蛋白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麩皮含有少量粗蛋白,會影響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淀粉的速度,將其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L-乳酸的生成。同時在L-乳酸發酵過程中,酸性蛋白酶還能將麩皮中的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成為乳桿菌生長的養分,直接被菌體所吸收,促進菌體生長,提高產酸量。酸性蛋白酶對L-乳酸產量影響的結果見圖4。由圖4可知,酸性蛋白酶可以增加L-乳酸產量,并隨著酸性蛋白酶的增加,產酸量也增加,且在添加量為3U/g時出現變緩趨勢。

\

  3.4 纖維素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

  麩皮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纖維素酶可以將其部分水解成糖類,增加糖化酶和乳桿菌的底物含量,進而增加L-乳酸產量。試驗結果見圖5。由圖5可知,纖維素酶增加了L-乳酸的產量,但是效果不太明顯。

  3.5 麩皮生產乳酸正交實驗結果

  采用極差法對L-乳酸產量正交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表2)。由表2中R值可以看出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次序為:D>B>A>C,即糖化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最大,α-淀粉酶次之,酸性蛋白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最小。由表2中L-乳酸產量水平對應的k值可以看出,本實驗的最佳組合A2B2C2D2,即L-乳酸產量最高時,最佳酶解條件為:α-淀粉酶用量30U/g、糖化酶90U/g、酸性蛋白酶3U/g、纖維素酶8U/g。

\

  4 結論

  1.α-淀粉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纖維素酶均對L-乳酸產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中糖化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最大,α-淀粉酶次之,酸性蛋白酶對L-乳酸產量的影響最小。

  2.最佳酶解條件為:纖維素酶用量30U/g、α-淀粉酶90U/g、酸性蛋白酶3U/g、糖化酶8U/g

  參考文獻:

\

  [1]白冬梅,趙學明.玉米生粉發酵生產L-乳酸的研究[J].化學工程,2002,30(3):50-54

  [2]楊虹,史美榕,林宇野.L-乳酸發酵的研究(Ⅱ)-L-乳酸生產菌的選育[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22(2):103-106

  [3]金其榮,金豐秋.高光學純度L-乳酸與可降解塑料聚L乳酸[J].適用技術市場,2000(12):23-24

  [4]陳碧娥,劉祖同.玉米粉直接發酵生產L-乳酸鈣[J].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16(3):318-322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麩皮 乳酸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