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農產品將可在前海農交所掛牌
蔣偉誠說,目前農業行業面臨諸多困難。包括資金投入仍顯不足、大多數農業企業資產規模偏小等。另外,國內三線城市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和貢獻率也很低,只有35%以下,低于全國40%的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改革開放30年來,深圳從以前的傳統農業到上世紀80年代的創匯農業,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又發展三高農業,2000年以后則重點發展都市農業,“深圳農業產業從工業化、城市化的提升過程中,資本和金融是其核心”。
蔣偉誠認為,金融創新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通過金融資本對農業企業兼并重組,可打造大型農業企業,改變小農經濟分散無序的現狀,但需要政府對產業并購進行方向性引導和扶持鼓勵”。
蔣偉誠認為,要善于運用金融產品和制度創新,為農業生產、流通提供更有效服務。他表示,前海農交所開發了覆蓋全國的生鮮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包括了國人膳食結構中40個最大交易量的生鮮農副產品,集合了全國最大的26家批發市場每天的最新價格。“如果可以將此創新指數產品衍生及交易,為3—6個月以后的農產品價格做指導,引導生產和銷售,將會極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蔣偉誠透露,前海交易所未來會針對一些大交易量的農副產品開展大宗現貨貿易,以訂單模式來運營,指導農民生產、經銷商預判價格。同時,針對各地區的一些特色農業小品種,積極探討嘗試打通農產品流通鏈條,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直接提高農民收益。“深圳農交所在前海設立農業資本金融板的愿景是,打造全國農業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的綜合服務平臺,全方位服務三農。農交所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統也將為有品牌的農企產品進行掛牌服務”。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8-06)農業部: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平穩
- (2014-08-18)我市開展食品批發市場及流通環節食用農產品監管專項整治
- (2014-08-21)農村發展的新路子--庭院經濟
- (2014-09-12)山東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貨值呈現雙增長趨勢
- (2014-09-15)俄企簽約進口當地近22億元人民幣的農產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