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涉黑心油 食品安全如何真正大于天
遠的不說,近日臺灣爆出的黑心豬肉和黑心油事件就是例證。盡管臺灣統一的19款產品使用了頂新問題牛油而采取了預防性下架。盡管統一稱大陸市場未涉及,但筆者還是要問,已經銷售或以吃到消費者肚子里的咋辦?再說記者調查發現,天貓旗艦店上仍有問題商品銷售。既然采取預防性下架,那為啥不徹底?大陸的其他商家還有沒有問題商品銷售?這個疑問誰來解答?
按理說,我國的食藥品監管不缺法規和監管部門,但在一些地方問題食藥品依然泛濫成災塬因固然有很多,但與缺乏統一的監管制度和執行力。監管部門敷衍推責甚至失職瀆職的大有人在,即使實行監管也往往存在叁重叁輕現象,即:重小輕大、重內輕外、重名輕實。重小輕大是對小企業重視監管,而忽視對大企業,叁鹿奶粉事件就足以說明。重內輕外,重視對國內企業監管,而對洋品牌放任自流,多美滋就是例證。重名輕實,一些企業不惜重金買名牌,市省級、國家級、世界級名牌,國家級免檢產品等等,其含金量如何,恐怕只有評比發牌單位和企業自己知道。有許多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墒俏覀兊谋O管部門以此為借口疏于監管,讓企業憑良心生產經營,因而出現問題商品就不足為奇了。
加強監管。減少和杜絕問題食品,首先是監管部門當盡職盡責,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所有生產和經營單位一視同仁,做到一個標準量到底,無論其牌子多響,規模多大,發現問題都要立即查處,而且要依據具體情節嚴格依法處罰標準,不打和牌。并應及時曝光,使之不敢違規、不愿違規才能達到最終目的。其次是社會齊抓共管。食品安全事關億萬人的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實施有效的監督人人有責。只有全社會齊抓共管,織起縱向到頭、橫向到邊的立體式監管網絡,讓問題食品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沒有立足之地才能凈化食品市場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是乃是一件功德無量,福及億萬人的大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22)頂新否認黑心油流入大陸
- (2014-10-31)頂新“黑心油”事件再有新進展 魏應充被訴刑30年
- (2014-11-25)臺修改“食安法”重罰“黑心”廠商
- (2014-06-16)修武縣食藥監局啟動夏季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 (2014-06-16)果殼網CEO嵇曉華:“不信任”仍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