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出錢就給貼綠色有機認證標志

2014-09-15 09:19:28 來源: 央視財經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為保證食品安全,規范有機食品市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對符合生產標準、安全標準的食品貼上國家認證標志,如食品有機認證、綠色認證等。只要認證審核通過的產品不但比一般商品買得貴,消費者的認可度也很高,所以銷量當然就好。一些不法商家也看到了賺錢商機,居然打起了山寨“認證標識”的主意。有一家名叫“國際綠色產業協會”(簡稱:GIA)的機構,就在做這個行當。

  穿“認證新衣” 農產品價格翻20倍

  央視記者在超市中發現,普通西芹500克賣2.98元,貼上認證標識的西芹總重量為565克,價格卻是19.8元;普通品種茄子500克只賣0.98元,認證標識的茄子500克賣21元,貴出20倍。雖然這些貼著有機食品、綠色食品“身份”的蔬菜很貴,但售貨員告訴記者,這些蔬菜銷路都特別好。

  據粗略統計,綠色食品范圍不僅是蔬菜、熟食、雞蛋、豆腐、加工過的筍絲,甚至酒類產品不少也聲稱是綠色食品。

  自稱總部在美國 其實是個山寨貨

  根據“國際綠色產業協會”網站顯示的地址,記者找到了這家機構。一位自稱是國際綠色產業協會副秘書長的人,接待了記者。

  記者:“這個協會是注冊在誰的名下?是國家哪個部門直轄的?”

  工作人員:“不是,這個協會跟民間性組織一樣,這個公司總負責人是美國的參議員,跟咱們國家‘人大常務’差不多吧,我也不太清楚。”

  記者:“在中國哪處注冊的?”

  工作人員:“跟你說實話吧,在我們國家,你直接批一個協會,它不給批,那么(太)麻煩啊。”

  但是按照我國政策,這樣的所謂“沒有申請國家審批,是由美國總部直接管理的機構”根本不具備從事綠色認證資格。

  中國只有一家綠色食品認證機構

  據國務院規定,我國農業各產業產品及綠色食品的質量監督、認證等工作由農業部統一管理,綠色食品相關信息可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查詢。

  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網站上,記者查詢了從超市購買的貼有GIA“國際綠色產業協會授權”的產品信息,結果顯示并沒有得到國家認證。

  記者又撥通商品生產公司的電話,工作人員聲稱不用擔心,之所以綠色標識和國家認證標識不一樣,是因為他們通過的是“國際綠色產業協會”認證,這家國際機構和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同樣有權威性。

  而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監督處工作人員則表示:“中國只有我們一家可認證綠色食品,認證過的都能查到的。如產品查詢不到,那就不是綠色食品。”“無論哪個國外機構檢測認定的綠色食品,只要在中國市場銷售,必須經過中國檢測部門的檢驗,國外機構沒有資格。”

  “綠色標志”只要交錢就能貼 擾亂市場難分辯

  據記者調查,只要交錢,無論產品是否合格,是否安全,“國際綠色產業協會”都可對其進行“綠色認證”。只需要提供企業經營執照、商標申請書、檢測報告就可以。

  “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辦理認證的時間需要半個月,而當記者問到在頒發綠色認證前,“協會”是否會派人到現場抽查或檢驗時,這位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負責人:如果提供比較好的樣品,我們也未必要去。

  記者:那就是可以不去? 提供的樣品撿最好的就行?

  負責人:呵呵……

  如果消費者希望查詢產品真偽,這個“協會”還可以提供查詢服務。“可以上我們網站查,只要是我們的會員,我們都認,打電話也沒有問題,我們會承認”協會負責人表示。

  為證明自己的“綠色標識”在市場上很有“作用”,這位負責人還拿出一瓶酒,他說:“貼上我們的標,原價500-600元,現在980元,還是批發價。比茅臺酒買得都貴”

  成立一個協會,做一個協會網站,產品只要交了錢,就能把所謂的“國際綠色標志”發給企業,由企業自己印在產品包裝上。接下來再把企業的名稱添加到自己的網站上供消費者查詢。

  作為一般的消費者很難分辨網站的權威性。就這樣,在這家機構的幫助下,一些根本不是綠色食品,卻堂而皇之的貼著假認證,高價出現在市場,不僅混淆了消費者的眼睛,還嚴重擾亂著正常的市場秩序。(央視新聞)

  原標題:調查:山寨綠色有機認證 廠家出錢就給貼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標志 廠家 綠色

[責任編輯:hyh]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