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飲料換個口味都要經過很復雜審批手續
2014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年會8月在上海召開,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派代表發表主題演講。宗慶后指出,行政審批事項多如牛毛,具體數字誰也說不清,而宣布取消的往往都是邊緣、冷門的事項。所以他建議改革審批制度,賦予企業更多的經營自主權。
其實審批制度問題不僅僅是乳制品行業、而是幾乎所有行業都面臨的問題。宗慶后表示,現在各行各業的審批事項太多,而且很多審批事項都要經過專家或第三方認證,都要收費,只要有其中一項卡殼了,事情就做不下去了。
“像食品飲料企業,不僅開發一個新品、甚至改變一個配方換一個口味亦要經過很多復雜的審批手續?,F在我們已經是市場經濟了,企業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為什么還要政府搞那么多的審批?”他認為,企業要上什么項目、生產什么產品、有什么風險、能不能賺錢,企業花的是自己的錢,肯定比政府部門算的更清楚,不需要政府來管太多的東西。政府只需要把公共服務管好就行了,在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的重大事項上保留一些審批權力,宏觀控制一下就可以了。
宗慶后指出,最近有媒體報道說全國政府的權力清單有三萬多項,實際上有權力就有審批,因此光靠每次減少幾百項審批是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的,而且取消的審批事項中往往都是那些邊緣、冷門的審批事項,因此靠政府部門去搞審批改革是有困難的。
大量審批事項的存在,不僅對企業經營造成了影響,而且也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審批制度很多、很嚴,但審批完后就沒有人監管,就像食品安全問題,我國的標準是最嚴的,審批的事項是最嚴的,但缺乏事后監管還是照樣出問題。他說,“這樣的審批,除了給政府官員制造腐敗的機會以外,作用恐怕是比較有限的。”
宗慶后坦言,近年來,通過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審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宣布取消了多少審批事項,但對企業來講實際上并沒有感到松綁,亦沒有感到收費在減少。他認為政府部門要扭轉觀念,按照李克強總理報告中所說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該市場管的讓市場去管,政府管好該管的。政府管的越多,企業的自主權就越少,創新的能力也就越低。
此外,在大幅減少審批、建立標準的同時,宗慶后還建議,政府仍然要實行備案制度。這個備案不是審批,而是要求企業告訴政府投資的行業、投資的規模以及技術水平等基本信息。政府把信息搜集匯總后及時向社會公布,從而可以避免和減少重復投資、過度投資和資源浪費,行業協會在這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
原標題:宗慶后建言審批制度改革 賦予企業更大自主權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15)飲料市場競爭百變 各色健康軟飲占位
- (2014-08-15)飲料行業改革值得期待
- (2014-08-19)美瑪氏在法召回含巧克力飲料
- (2014-08-21)瑪氏急召巧克力飲料,或存在不安全細菌
- (2014-08-22)健康飲料比比看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