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即將面臨斷貨潮
俄羅斯7日公布禁止從從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進口水果、蔬菜、牛肉、豬肉、水產、堅果和乳制品等食品。由于這份禁令清單涉及的食品類別比較廣泛,有人擔心俄羅斯超市貨架上的進口商品會被一搶而空,更有傳言稱俄羅斯人在超市里爭搶最后一塊奶酪?!董h球時報》記者走訪了莫斯科最常見的大型連鎖超市歐尚和麥德龍,以及“味道字母”“第七大陸”“十字店”和“五分”等中小型超市后看到,除個別進口食品出現短缺外,其他各種食品供應齊全。
12日在列寧大街,以銷售進口食品為主的“味道字母”超市所有的進口商品都擺滿了貨架,和禁令前沒有太多不同,只是法國的西蘭花和荷蘭的芹菜已銷售一空,暫時還未補貨。
在歐尚超市分別位于加加林廣場和工會大街的店里,荷蘭的生菜和法國的花菜、西蘭花有價無貨,法國的杏還有賣,但是價格明顯提高很多,挪威的三文魚已不見蹤影,店員說“會有替代品的,會有來自摩爾曼斯克的魚過來。”再細問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魚到底什么時候到貨,店員聳聳肩很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等待吧”。在貨架上,意大利的葡萄、愛爾蘭和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的奶酪都在正常銷售,其他禁止進口的商品也依然滿滿當當地擺放在貨架上等待挑選,價格也保持在禁令發布前的水平。
在麥德龍(基輔公路附近)、十字店(列寧大街店)和五分(奧布魯切沃街道店)等超市里,西蘭花、花菜、芹菜、荷蘭球形生菜、波蘭蘋果、希臘桃子、德國的草莓和挪威海產品等都已不見蹤影。但俄羅斯人仍可以在其他同類食品中挑選購買,他們的日常生活暫時沒有受到進口禁令的明顯影響,也沒有出現排長隊大規模搶購的恐慌現象。
據悉,在俄羅斯實施進口禁令之前,已進入俄海關的進口食品仍可以正常銷售,目前在超市上擺放的進口食品就是之前的“存貨”;在禁令實施后,所有列入黑名單的食品一律拒之門外。
不過,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德國著名的Philadelphia奶酪,沒有一些意大利和法國的頂級奶酪,俄羅斯的“經濟型”奶酪也可以讓生活有滋有味。但對俄羅斯一些高收入階層而言,進口禁令已對他們的小資生活造成不便。一些高檔餐廳必須要使用某些從國外進口的昂貴食材,例如法國的鵝肝和牡蠣、挪威的鮭魚,這些食材很難找到合適替代品,如果使用俄羅斯本土“經濟型”奶酪,或許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原標題:歐洲果蔬在莫斯科出現斷貨

相關熱詞搜索:莫斯科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