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五糧液區域化布局的五大玄機
一看產品——老酒沖出江湖。本次會上推出新品“鄲酒”,細分為藍鄲、紫砂鄲和紅鄲三款,市場定價分別是298元、188元和78元。記者了解到,這個品牌其實是邯鄲原來一個比較出名的老酒品牌,后來因種種原因退出市場,現在五糧液又重新拾起來運作,有一定的消費記憶;原酒均是從宜賓五糧液酒廠運過來的,在臨漳工業園區進行勾調灌裝,品質可以保證,延續了五糧液系列酒的一貫風格。
二看包裝——品牌輸出意圖明顯。藍鄲、紫砂鄲和紅鄲分別主打藍、紫、紅三色調,瓶體和外盒都融入了濃郁的邯鄲元素,如遠古的圖騰紋等;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瓶體上,還是外包盒上均未出現“宜賓五糧液股份公司出品、河北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灌裝”雙標識,而是直接打上了“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字樣,只是在外盒側面的小字部分能夠看到“生產:邯鄲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樣。這款幾乎沒有“永不分梨”元素的產品,一方面可能是分品牌運作,與“永不分梨”品牌區割的結果,另一方面也體現臨漳工業園區“生產灌裝”職能的主導性。
三看規模——五糧液加快布局華北的步伐。與去年8月5日的“華麗”相比,本次的發布會顯得低調。到場嘉賓里面,河南五谷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和現場的諸多經銷商是亮點,嚴格意義上講,更像是一場財富招商會。五糧液方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智輔表示,“鄲酒”作為專為邯鄲地域市場打造的主打品牌,一定會在五糧液布局華北市場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看變化——“三大不同”艱難融合。公司名稱由過去的“河北永不分梨酒業有限公司”變為“邯鄲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的股權結構所有制的變化帶來了一定的組織與團隊方面的融合,正如邯鄲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瑞明所說,“在過去的一年里,公司經歷了不同所有制企業管理機制的整合、不同地域文化觀念帶來的價值觀沖突與融合、不同企業歷史背景下的員工思想統一”,這樣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人事方面,董事長由五糧液集團派人擔任,總經理由邯鄲政府選定,同時招募大批銷售人員組建團隊。
五看整體——創新品牌能否持續待關注。“鄲酒”的上市,基本上是五糧液品質與品牌雙輸出與永不分梨“邯鄲”地緣優勢結合的產物,通過與臨漳當地市政府和和君咨詢的捆綁,實現“生產車間”的前置與區域化。這種合作模式除去各種資源的嫁接與融合的挑戰外,創新化的品牌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還不得而知,五糧液的這一布局的背后意圖依然有待考量。不過,行業盤整期,對于一線酒企這樣敢于創新求變的做法,還是應該給與鼓勵與肯定的。
延伸閱讀:
揭秘五糧液并購的意圖與軌跡
上個月,五糧液發布公告,宣布并購河南五谷春酒業51%股權,這也是繼去年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之后的又一并購動作,而通過這兩次并購,五糧液在全國范圍內的產業并購軌跡也初現端倪。
綜合這兩起并購事件發現,五糧液在產業并購上呈現出一些共性和規律,比如并購對象都是一些區域性酒企,而且規模不大;又比如五糧液在標的企業的股權結構中均占股51%,而不是整體收購。那么五糧液在產業并購中所遵循的邏輯是什么?
在產業并購上,五糧液為什么不選擇整合具有更高實力和價值的區域強勢酒企,而“鐘情”于整合一些小微酒企?其中應該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區域強勢酒企的市場相對穩固,生活很滋潤,而且是地方稅收大戶,沒有被整合的需求和動力。比如五糧液就曾一度試圖并購湖北枝江酒業,但由于稅收歸屬問題未能最終做實。關于五糧液產業并購的選擇標準,北京和君咨詢有限公司副總裁林楓表示,五糧液在產業并購上首先考慮的是全國不同區域的協同性,在標的企業的選擇標準上,其理想標的物和現實標的物是有差距的,五糧液肯定希望并購20億以上規模的酒企,但這些酒企并不一定有被整合收購的動力。
其二,五糧液并購的意圖是多重的,并購能夠為企業業績帶來直接貢獻的規模性酒企當然是上上策,但“以并購代行市場布局”,在全國區域完成“基地布局”同樣是五糧液的一個戰略構想。所謂“基地”實際上就是五糧液向全國不同區域輸出原酒產能的“基地”,比如,五糧液在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的同時,還與當地政府合作共建河北臨漳白酒灌裝工業園,供應范圍覆蓋華北。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曾表示,華北灌裝基地的建成有利于將公司的產品有效地推向華北市場,有效降低包裝、運輸等成本,以提升產品在區域市場的競爭力。
原酒輸出與區域品牌培育是五糧液并購的雙重意圖,通過全國布局,建立面向不同區域的灌裝基地和區域品牌運作基地,形成點面結合的布局,這就是五糧液全國基地布局的構想。
為什么是多元股權,而不是整體收購?
在兩家標的企業的股權結構中,五糧液的股權占比均為51%。在兩起并購中,五糧液分別投入了2.5億元和2.55億元,即使整體收購,這個數字對于五糧液這個龐然大物也只是九牛一毛,那么為什么五糧液不采取整體收購的方式呢?對比兩家酒企的股權結構,北京和君咨詢有限公司均有參股,分別占比10%。林楓向酒說記者闡述了和君咨詢參股的初衷:“第一,和君對于酒類行業未來發展的預判是周期變化,而不是衰退;第二,與產業巨頭站在一起能夠贏得更大的增長空間和成長機會;這是兩個基本前提。而在具體操作上,五糧液在設計標的企業的股權構成中希望具有咨詢服務職能的股東加入,這樣更有助于標的公司的未來發展定位和管理。”此外,從兩家標的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同樣能夠發現地方政府的身影,這顯然是五糧液希望通過整合地方政府資源,為后期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條件和空間。這種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實際上體現了五糧液整合相關戰略資源的發展思路。
協同效應顯現尚待時日
據林楓透露,五糧液在并購思維上比較開放,而其并購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與五糧液自身的銷售體系形成有效協同和相關性,具體而言就是借助并購企業渠道網絡,為五糧液產品搭建更深入、更有效的銷售管道。這方面的先例是華澤集團,目前該集團旗下產品就通過與其所收購酒企之間的銷售渠道進行嫁接來實現銷售。林楓看好五糧液產業并購帶來的協同效應,“打一場游擊戰和打一場解放戰爭肯定是不一樣的,”其認為五糧液具備全國化并購布局和運營的駕馭能力,但這種磨合需要時間。
并購企業運營戰略或醞釀調整
從河北永不分梨酒業2013年的運營狀況來看并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處于虧損狀態,短期內并未體現出五糧液并購之后對企業輸入的強勁增長動力。王傳才認為,現在五糧液還是抱持著銷售原酒的動機,并購后缺少對并購企業的品牌定位和戰略的思考。而且五糧液所并購的這兩個品牌在當地白酒市場連三流都算不上,品牌對于當前這個特定區域市場很難產生決定性影響。但其認為如果五糧液能夠改變在“基地”運營上的戰略定位,那么五糧液有可能創造奇跡。其分析認為,一旦五糧液發現并購后運營效果很差,達不到銷售原酒的目標,那么五糧液有可能將并購企業徹底轉化為低端酒銷售平臺,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五糧液真正將永不分梨、五谷春這些品牌轉化為零售價30元左右/瓶,甚至于定位為老村長這樣的低檔酒,一方面依靠五糧液的大品牌背書,另一方面憑借五糧液基于原酒輸出的“地產成本優勢”,同時輔之以深度分銷的商業模式,這樣的戰略定位將完全有可能創造奇跡,改變格局。
關于五糧液下一步的并購規劃,林楓透露,這將取決于多方面因素,比如地方政府、企業、一把手和員工利益能夠達成平衡。五糧液對河北永不分梨和五谷春的并購背后,是五糧液與兩家酒企和地方政府比較深厚的淵源。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10)雙十一期間酒企與電商間的關系大有玄機
- (2018-09-10)希望之星王欣瑜,百歲山網球營銷布局未來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