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監管無力時 拒吃也是一種“私力懲罰”

2014-07-24 10:51:26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23日,上海市公安局會同上海市食藥監局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質量經理等5名涉案人員依法采取刑事拘留。而就在一天前,福喜投資方、歐喜投資中國區深加工部總經理楊立群還表示,媒體報道的福喜事件只是他們食品管理體系框架文件執行過程中的“偏差”。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用過期、霉變原料制作快餐產品的案件已轉入處罰階段。更多的疑問還沒有消除:作為一家擁有多項榮譽的外企,福喜是如何發生“過期門”事件的?此類食品安全事件,到底要怎樣監管才能不再發生?當監管無力時,又怎樣才能保證食品安全呢?

  上海福喜公司大量采用過期變質肉類原料被曝光后,人們很快從驚訝、憤怒轉為爭議責任歸屬問題。在責任承擔者中,少不了源頭企業上海福喜公司,對供貨檢查不嚴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下家,以及監管不力的食品安檢部門,卻很少有人提及消費者的自身責任。

  消費者是受害者,這是人們在責任清點中忽略他們的主要原因。但當你看到下面的報道時,也許就會產生另一種看法:

  記者在北京甘家口大廈附近的麥當勞和肯德基餐廳發現,兩家餐廳的點餐臺前依然排著隊,前來用餐的顧客絡繹不絕,空位所剩無幾。麥當勞餐廳中,因涉及過期原料在上海被下架的麥樂雞赫然在售。雷先生表示,對過期原料事件有所了解,但如今食品安全問題普遍,麥當勞至少比小餐館讓人放心。“而且現在麥當勞正處在風口浪尖,食品質量反而更有保障。”在記者隨機走訪的北京多家肯德基、麥當勞門店,中午用餐高峰期,均未出現明顯的人流減少,生意并沒有受到大影響。(中國經濟網)

  從報道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我們的消費者很難找到真正的放心店,洋快餐店盡管剛被曝光使用過期變質原料,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它們還是比其他餐飲店更讓人放心。我們食品安全環境的真實狀況決定了人們的認知和評價,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兌過的蜜糖比水甜”,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退而求其次。這就是我們消費者的可憐之處。

  但洋快餐店對供應商和原材料沒有履行必要的檢查責任,也理應得到應有的懲罰和抵制。你不能因為有人殺人,就據此認為傷人者就該得到原諒。對那些把關不嚴使消費者遭受傷害和損失的商家,消費者不但不索賠,還排著隊繼續捧他們的場,這只能讓那些商家看到你軟弱可欺,從而助長他們不負責任的行為。

  人是環境的產物,企業也不例外。有報道說,福喜的母公司是美國的百年企業,在其他80多個國家,都找不到大量采用過期變質食用原料的記錄;同樣在其他國家,麥當勞肯德基們對食材的檢查也格外勤勉??墒沁@些名企和洋餐飲店到了中國就開始變臉了。

  據統計,在過去5年里,在華洋快餐店已經曝出至少17起食品安全事件,有6起與供貨質量問題有關。但洋快餐巨頭并未吸取教訓,從源頭和終端上加強抽檢,使食品質量問題屢屢發生。

  在美國,售賣過期食品最高可判10年監禁;在法國,門店被發現使用過期食品要關門;在德國,肇事者將被罰到破產;在韓國,制造和售賣不安全食品的,10年內禁營業……我國法律盡管也有相關懲罰條款,但對犯事者,尤其是犯事外企卻很少動真格。

  由此可見,食品安全的總開關掌握在監管和司法部門的手里。食品安全失控,舉報投訴艱難,告狀索賠不易,這些部門都負有主要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可以消極旁觀。維護食品安全需要合力。公權力缺位時,私力自保就更為必要了。抵制問題商家是消費者的權利,可以形成一種軟法律和軟制裁。拒吃也是一種“判決”,群起拒吃更是一種“經濟嚴刑”,當問題商家門可羅雀時,他們才會有真切的痛感。

  然而正當媒體曝光洋快餐食材問題時,消費者卻以繼續光顧來撫慰問題快餐店,這就無法不令人想起“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時候,“可憐”與“可恨”恰恰互為因果。

  延伸閱讀:

  使用過期原料,“至少廠長以上同意才能實施”

  “執法人員20日晚間過來時,穿著制服,開著執法車,拿著執法證,為什么保安要阻攔一個多小時?”“對于媒體曝光的使用過期食品原料等情況,這件事情你們核查了嗎?”“拿你們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記者反映的、看到的、拍到的照片相對照,哪些違反了你們原來的規定?”22日晚,閻祖強再次約談福喜投資方、歐喜投資中國區深加工部總經理楊立群,接連質問。

  閻祖強的惱火可見一斑。20日晚19時30分,當上海食藥監局副局長顧振華帶領監管人員到達上海福喜廠區時,被保安阻攔,保安不認執法證,稱“上級領導沒有同意”就不能進入。直到21時05分左右公安人員到場,監管人員才得以入廠;在生產車間,監管人員又被攔在倉庫門外,工作人員聲稱自己的門禁卡不在身邊;辦公室多個抽屜被鎖上,電腦共享資料到一半,網絡突然中斷……

  楊立群回答說,福喜事件是“個體事件”,是質量管理體系執行中出現的小“偏差”。此前一晚,福喜集團管理層發表的聲明中,也這樣表示:“本次事件是一起個體事件,集團愿為整個事件承擔全部責任。”

  但在閻祖強看來,“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不可能是個別人的私自行為。福喜不是小作坊,而是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從拌料到成品經過多道工序,對這些過期食品的處置,公司必定有一套相應的制度”。

  上海福喜質量部經理在被約談時已承認,對于過期原料的使用,公司多年來的政策一貫如此,已說不清是從何時開始的;這樣的做法,“至少廠長以上同意才能實施”。

  上海市工商局信息顯示,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國法人獨資企業,投資方為歐喜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其母公司美國福喜集團,是一家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50多家食品加工廠的國際化食品集團,成立于1909年,總部位于美國芝加哥。

  更為諷刺的是,在福喜廠區,一個玻璃柜里擺滿了各個部門和組織頒發的獎項。就在今年,它還被評為“嘉定新城(馬陸鎮)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A級)”。其在招聘網站的信息簡介中自稱,是“麥當勞的最佳供應商”。

  目前,該公司已全面停產。22日晚,上海市公安局已決定立案,并依法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質量經理等5名涉案人員予以刑事拘留。

  福喜食品生產和質量控制的安全堡壘,到底是怎么被攻破的?

  違法風險低于所得收益,企業鋌而走險

  對于記者要求采訪的電話、短信,麥當勞中國公司公關總監許小姐一直沒有回復。所有媒體拿到的都是同一個口徑:“麥當勞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與安全的食品……現有新聞報道顯示,所稱的不當行為系向麥當勞故意隱瞞。”

  據查,上海福喜公司的產品被銷往近150家企業,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德克士、宜家等,覆蓋20多個省市。事件發生后,所有下游企業都在第一時間努力澄清與福喜公司的干系。麥當勞、肯德基都強調,對供應商的管理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包括定期的檢查和第三方審查。

  過去三年內,上海市質監和食藥監部門對福喜公司共做過7次檢查,為什么都沒發現問題?答案是:生產過程中刻意違法的行為不容易被發現。

  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問題被揭露,緣于該公司內部人員的舉報和上海一媒體記者歷時兩個多月的臥底調查。非正常拍攝的視頻里,除了過期變質肉被再加工、掉在地上的臟肉被隨手撿起扔進生產線、雞肉產品的保質期被隨意篡改等觸目驚心的情節,還有麥當勞、肯德基方面檢查時福喜公司通知車間,裝次品的藍色袋子被轉移、藏匿的記錄。因為深知,“被發現就不會給訂單了”。

  福喜的違法行為發生在生產過程中。那些過期、變質原料,加上濃重的調味,經過200度高溫的油炸,在成品檢測中很難被發現。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副主任吳景明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接受訪談時說,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加工企業不得使用過期的原材料。福喜明知故犯,是直接故意的違法行為,連擦邊球都算不上。

  從葛蘭素史克到福喜,為什么不少外企在外遵紀守法,到了中國卻變了味?“不能將外資違法歸于入鄉隨俗、道德環境因素,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我們的法律環境和違法成本問題。一旦違法成本遠高于其違法獲得的利潤,企業就不會鋌而走險。”律師郝俊波說。

  “有些外資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甚至默認或者變相鼓勵中國公司這樣干。”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新安認為,企業行為多數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盤算成本收益之后的結果,而我們目前的監管體系尚不完善,且懲罰力度較弱,使得企業為這些違法行為所承擔的風險,遠遠低于它們因此而取得的高額收益。

  《食品安全法》眼下正在修訂,據稱將是“史上最嚴”,其對違法企業的處罰規定,是貨值的五倍以上、十倍以下。這樣的懲罰是否足夠高?在閻祖強看來,中國地域廣闊、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大,立法懲戒較謹慎,對于某一個地區,也許很難做到“罰它個傾家蕩產”。郝俊波也表示,對食品違法案件的懲罰與涉案批次貨值掛鉤,缺乏靈活性,懲罰力度和其違法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高額獎金鼓勵員工舉報,“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

  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蘇勇看來,福喜制度化、常規化違法生產,相關部門和社會的監管不力要負一定責任,“很多政府部門對不良企業監管不夠,即使查出來也是輕打兩下。一頭是現實的利潤,另一頭是看不見的社會責任、經營倫理,沒有良好道德感的企業家多半難以把握。要讓所有企業經營者看到,一旦犯錯要付出極高成本,才能產生警示作用”。

  在閻祖強看來,管好食品安全,要靠道德約束、法律制約,加上科學的監管手段。

  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在編人員,70%都放在了基層。上海已從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著手,要求企業安裝電子眼并對監管部門開放,以便實現對生產行為的全時段、全過程監控。此外,一個基于平板電腦的食藥監人員規范執法系統也已開發成功,即將推廣。

  郝俊波律師認為,在企業監管方面,除了懲罰,美國更重視獎勵制度,比如以高額獎金鼓勵員工舉報,一旦查實企業存在行賄、違法生產等行為,其重處的罰金中,會有20%至30%獎勵給舉報人。“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他說。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拒吃 懲罰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