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包裝 讓產品更具創新
一、個性化包裝開始盛行
在這個科技日益發達的社會,數字印刷包裝技術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個性包裝印刷品已經成為品牌商用來吸引客戶的有效工具之一。全球知名的飲料企業可口可樂已經將其投入實際應用,通過為不同包裝瓶印刷個性化的標簽擴大了市場份額,很好地提高了企業品牌影響力,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需要強調的是,可口可樂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現在市場上已經有許多品牌商都開始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包裝。譬如伏特加,酒品標簽選用400萬個獨特的個性化設計,令其成為消費者的摯愛。
對于品牌商來說,一個好的包裝最終目的是能夠在超市貨架上第一時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促使他們最終選購,即所謂的“一見鐘情”。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品牌商們在打廣告時必須傳遞出產品的獨特性。品牌供應商們開始通過網絡和社交媒體以提升企業影響力,消費者對“私人定制”一詞的理解要比之前更加深刻透徹。舉例來講,百威啤酒在產品包裝區分上就做得非常成功,最新款啤酒包裝采用領結形狀奪人眼球。法國泰亭哲酒莊推出的香檳也是用不同色彩的酒瓶進行包裝,最終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同時,技術的進步使得商品創意更豐富、成本更低廉,個性包裝的興起則很好地體現出了包裝業的勃勃生機。
除此之外,許多品牌商的產品能夠做到與眾不同的原因在于傳遞了所見即所得的理念。同樣,一些酒類品牌商選擇采用老式設計理念為消費者傳遞可信賴的信號,忠誠、簡潔和清潔等都是品牌商想傳遞給客戶的重要信息。
*小貼士*
為了使產品包裝起到無聲推銷員的效果,在包裝設計中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掌握消費者心理。消費者的心理是營銷的終極市場。人們消費心理的多維性和差異性決定了商品包裝必須有多維的情感訴求,這樣才能吸引特定的消費群體產生預期的購買行為。銷售包裝是推銷策略的縮影,包裝設計的心理策略是非常邏輯化的促銷創意,它不僅要從視覺上吸引特定的消費群體產生預期的購買行為,更要從心理上捕捉消費者的興奮點與購買欲。(1)求便心理。顧客購物都求方便,例如透明或開窗式包裝的食品可以方便挑選;組合式包裝的禮品籃可以方便使用;軟包裝飲料方便攜帶等等,包裝的方便易用增添了商品的吸引力。(2)求實心理。包裝設計必須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必須有實在的價值。一些禮品、保健品“形式大于內容”的過度包裝,即使能夠吸引到偶然的購買,也難以贏得消費者的忠誠。(3)求新心理。特別是對于科技含量比較高的產品,包裝的選材、工藝、款式和裝潢設計都應該體現出技術的先進性。例如采用凹凸工藝制作的立體式包裝、無菌包裝和防盜包裝等等,就可以通過新穎獨特的包裝來反映科學技術的優異成果,映襯產品的優越性能。(4)求美心理。商品的包裝設計是裝飾藝術的結晶。精美的包裝能激起消費者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深具藝術魅力的包裝對購買者而言是一種美的享受,是促使潛在消費者變為顯性消費者,變為長久型、習慣型消費者的驅動力量。(5)求異心理。特別是年輕人,喜歡與眾不同,喜歡求異、求奇、求新,極力尋找機會表現自我。以這類消費為目標市場的產品包裝可以大膽采用禁忌用色,在造型上突破傳統,在標識語中大肆宣揚“新一代的選擇”,以求引導潮流,創造時尚。
因此在商品包裝的造型、體積、重量、色彩、圖案等方面,應力求與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相吻合,取得包裝與商品在情調上的協調,使消費者在某種意象上去認識商品的特質。例如,女性用品包裝要柔和雅潔、精巧別致,突出藝術性和流行性。男性用品包裝要剛勁粗獷、豪放瀟灑,突出實用性和科學性;兒童用品包裝要形象生動、色彩艷麗,突出趣味性和知識性,以誘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青年用品包裝要美觀大方、新穎別致,突出流行性和新穎性,以滿足青年人求新心理和求異心理;老年用品包裝要樸實莊重、安全方便,突出實用性和傳統性,盡量滿足老年人的求實心理和習慣心理。
2.用色彩制造視覺沖擊。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能吸引視線并形成深刻的印象。來自心理學家的一項調查分析結果顯示:人們對品牌的記憶,83%借助視覺,11%借助聽覺,3%依賴觸覺。品牌包裝的視覺效果對品牌推廣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包裝的強烈視覺效果來自于簡潔、明了的品牌標志,獨具一格的包裝外形,與眾不同的色彩處理,體現產品特點的包裝材料等因素。
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們不同的視覺反映,從而引起不同的心理活動。例如,黑色、紅色、橙色給人以重的感覺,綠色、藍色給人以輕的感覺,所以笨重的物品采取淺色包裝,會使人覺得輕巧、大方;分量輕的物品采用濃重顏色的包裝,給人以莊重結實的感覺。在競爭激烈的商品市場上,要使商品具有明顯區別于其他產品的視覺特征,更富有誘惑消費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導消費,以及增強人們對品牌的記憶,這都離不開色彩的設計與運用。日本色彩學專家大智浩,曾對包裝的色彩設計做過深入的研究,并對包裝的色彩設計提出如下八點要求:(1)包裝色彩能否在競爭商品中有清楚的識別性;(2)是否很好地象征著商品內容;(3)色彩是否與其他設計因素和諧統一,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質與份量;(4)是否為商品購買階層所接受;(5)是否較高的明視度,并能對文字有很好的襯托作用;(6)單個包裝的效果與多個包裝的疊放效果如何;(7)色彩在不同市場,不同陳列環境是否都充滿活力;(8)商品的色彩是否不受色彩管理與印刷的限制,效果如一。

相關熱詞搜索:產品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廣德福:農產品質量安全試點從百個大縣開始
- (2014-07-21) 優質農產品薈萃京城
- (2014-09-10)受臺灣“地溝油”影響的企業紛紛作出回應 產品網上仍在售
- (2014-09-19)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生產綠色保健產品
- (2014-09-23)我國成全球第四大有機產品消費國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