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龍卷風下的上市公司:白酒餐飲最近比較煩

2014-07-14 13:27:49 來源: 糖酒快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對于孟凱來說,2013年也許是他本人經歷的最艱難的一個年份。
  在這一年,作為中國最后一家本土上市餐飲公司的董事長,孟凱領導的湘鄂情巨虧5.64億元,高端餐飲主業業績大幅下滑,轉型快餐又接連受挫。如今,孟凱的步子邁得更大,在一些不知內里的外人看來,甚至有些病急亂投醫:打算徹底放棄餐飲主業,繼進入環保、影視領域之后,擬募資36億元,全部投向互聯網領域。

孟凱和湘鄂情的“煎熬”,是中國眾多受反腐影響的上市公司的縮影。

2012年12月底,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多家高端餐飲、白酒類上市公司中招,湘鄂情巨虧,全聚德業績下滑,茅臺、五糧液風光不再艱難轉型。特別是當“厲行節約”轉向“打虎行動”的時候,反腐的龍卷風開始吹向“深水區”,越來越多的央企高管涉腐案件進入公眾視野。

據新華網報道,5月6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先后4次主持會議,與部分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企業、國有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座談,座談的主要內容是“深化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峻復雜形勢的認識”。

在本輪反腐風暴中,先后有中移動廣東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徐龍,廣東電網公司原總經理吳周春,中移動河北公司原總經理張連德,中國出版集團前副總裁王俊國,華潤集團前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等央企高管落馬。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的三輪中央巡視,已先后對中儲糧總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三峽集團和中糧集團進行了監督。與此同時,國資委2014年第一批巡視工作亦于近日展開。公開信息顯示,截至5月7日,國資委6個巡視組已分別進駐中國電建、中國北車、中國通號、武漢郵科院、中國西電集團和中國鋼研等6家中央企業。有評論稱,央企已成反腐的主戰場之一。

在眾多的央企高管涉腐案件中,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的腐敗案件最受各界關注。華潤在香港擁有5家上市公司,在內地間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據記者統計,從4月17日中紀委證實宋林被帶走接受調查那一天起,華潤系的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受影響,其中在香港上市的華潤電力“受傷”最深,5天內股價跌幅達9.19%。

央企接棒成反腐主戰場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已有逾30位上市公司高管因“涉嫌犯罪”被查或接受處罰,此外,還有不少高管因“違規違紀”或“個人原因”,接受或協助調查。

西部礦業前高管毛小兵涉腐案就是一例。4月24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據稱,毛小兵任職西部礦業期間,西部礦業實現了A股上市,但通過梳理,西部礦業IPO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前10大股東中,竟然半數以上均涉及灰色交易。

在這30多家上市公司里,民企、國企皆有,從相關國企和民企高管涉嫌犯罪的原因來看,出事的民企高管涉嫌行賄居多,而國企負責人則主要是在招投標等情況下出現腐敗問題。特別是2013年以來,繼中石油反腐之后,電力行業也刮起了反腐龍卷風。5月7日,國家電網公司旗下華北分部主任、黨委書記朱長林被帶走調查。這是國家審計局進駐國家電網后被曝光的首個“大老虎”。

在一個月前的4月16日,出身于山東農村的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宋林在深圳被中紀委調查人員帶走。種種跡象表明,央企已成為此次反腐龍卷風的主戰場之一。

與中石油等土豪相比,華潤集團的地位更加顯赫。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和行”,抗日期間曾負責為中共中央采購軍需物資及藥品,后在1948年更名為“華潤”。1949年后,貿易出身的華潤轉向實業和多元經營。截至2013年底,華潤集團總資產達11337億港元,2013年營業額5002億港元,員工達42萬人。

“宋林事件”在香港和大陸同時引發了震動,對華潤系上市公司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公開數據顯示,華潤集團旗下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有5家,分別是華潤電力、華潤創業、華潤燃氣、華潤水泥控股和華潤置地,在內地的上市公司有6家,分別是華潤錦華、華潤三九、華潤萬東、華潤雙鶴、東阿阿膠。

據統計,自4月17日宋林被帶走接受調查起5天內,華潤電力、華潤創業、華潤燃氣股價分別下跌9.19%、3.52%、5.54%。在A股市場,“宋林事件”的負面效應也在持續發酵。5月5日,因重組事項停牌多日的華潤醫藥系兩大上市公司華潤三九和華潤雙鶴因重組事項流產,股價均大幅下跌,更是引發外界諸多猜測。

茅臺、湘鄂情們忙轉型

如果說華潤等央企是直接中槍,那么貴州茅臺、湘鄂情等上市公司則屬于躺著中槍,盡管它們并不是那么無辜。

受中共反腐風暴不斷深入的影響,包括貴州茅臺在內的高端酒企業績萎靡,股價陰跌不止。2013年,五糧液實現凈利潤為79.73億元,同比下滑近兩成。貴州茅臺凈利潤為151.37億元,同比僅增長13.74%,創下近四年來的新低。此前,該公司2011、2012年的凈利潤增幅分別高達73.5%、51.86%。

茅臺的業績和股價早已被業界視為中國反腐的“晴雨表”。在不到兩年時間,其股價已從最高的266.08元跌到155.27元(5月14日收盤價),跌幅超過40%。有趣的是,貴州茅臺方面一直拒絕將茅臺酒和腐敗聯系起來。此前有媒體稱“三公消費占茅臺銷售4成”,隨后該企業予以否認。

受反腐風暴的影響,貴州茅臺正在嘗試從官用到民用的轉型。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曾多次表示,茅臺的消費轉型已經啟動,目前商務消費和普通消費呈現強勁的承接效應。不過袁仁國顯然過于樂觀。貴州茅臺2013年半年報顯示,一向被稱作該公司“蓄水池”的預收賬款暴跌83.6%,從年初的51億元減少到8.3億元。預收賬款幾近枯竭,預示著茅臺躺著掙錢的日子已經遠去。

和高端白酒同樣命運的還有高端餐飲。2012年湘鄂情還盈利過億,2013年開始高端餐飲急轉之下,湘鄂情在2013年上半年巨虧2.2億元,到2013年年報公布時,虧損進一步放大到5.6億元,再度讓市場大吃一驚。

比業績巨虧更讓投資者吃驚的是湘鄂情“狗熊掰棒子”式的頻繁轉型。從進軍環保、入股影視公司—盡管其2003年曾進入過該行業,并投拍過不少熱門電視劇,但4年后便已收手,再到打算放棄餐飲主業,殺入互聯網行業,哪些行業熱門往哪鉆,資本市場自然是用腳投票了。

5月11日,停牌已三周的湘鄂情推出巨額再融資方案:擬以6元/股的價格向包括董事長孟凱在內的9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6億股股票,募資不超過36億元,全部投向新媒體、大數據等互聯網領域。消息公布后,在5月12日開盤,湘鄂情在上證指數漲幅近2%的情況下,其股價逆勢大跌7%,收盤跌3.94%。投資者用腳投票也可以說明,在反腐龍卷風下,不管是貴州茅臺還是湘鄂情,其轉型之路并不容易。

對于宋林們來說,反腐意味著“手里呀捧著窩窩頭,菜里沒有一滴油”;而對于袁仁國、孟凱們來說,反腐則意味著“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總覺得鈔票一天比一天難賺”。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龍卷風 白酒 上市公司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