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畝藕塘變濕地 萬余挖藕人改行

2014-06-18 10:13:24 來源: 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今年是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的第三年,也是攻堅之年,計劃集中改造最難“啃”的低端藕塘、廢棄坑塘、河灘荒地和拆違用地。市園林綠化局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經過三年改造,全市約4萬畝藕塘已基本恢復為濕地,清退了萬余名外來挖藕人。

  冬季藕塘撒鹽致土壤板結

  園林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要退出藕塘,除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更重要的是大量濕地土壤被破壞。清退藕塘的區縣目錄顯示,三年中,順義、房山、平谷、延慶等數百到數千畝已清退完成。擁有近3.4萬畝藕塘的通州區,地勢低洼、易積水,歷史上即是北京著名的產藕區。

  “藕塘的土壤板結明顯,肥力下降,土壤耕作層都破壞了。”通州園林局發展規劃科科長王巖說,種藕除了施肥,冬天為了防止冰凍還要往藕塘里撒鹽,如此連續多年,“產藕量下降不說,因為土壤耕作層被破壞,其他農作物也長不起來”。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通州區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目前全區已有3.3萬畝藕塘被改造成濕地森林,面積相當于8個天壇公園。今年秋季,剩余不到1000畝的藕塘也將改造完成。

  通州清退9500名挖藕人

  據通州區不完全統計,已退出的3.3萬畝藕塘,清退了9500余名專職挖藕的外來務工人員。該區藕塘最集中的三個鎮是馬駒橋鎮、臺湖鎮和張家灣鎮。僅馬駒橋一個鎮,原有藕塘面積達1.7萬畝,每年約有6800萬公斤蓮藕被販賣到市里以及周邊地區。2012年起,馬駒橋鎮將1.7萬畝藕塘逐步從私人承包人手中收回,全部納入造林工程。

  “先挖溝排水,再深翻、晾曬。”通州區園林局規劃科科長王巖,介紹退藕還林的程序。“晾地就晾了一個多月!”王巖說,用大型機械把排完水的地塊深翻50至80厘米進行晾曬。隨后打碎大塊板結土壤,拌入草炭土等有機物,減少水分含量并降低鹽堿度,恢復土壤的肥力后,才開始進行造林。兩年時間,馬駒橋鎮退藕造林面積11300畝。今年,該鎮藕塘造林的計劃是4500畝,主要集中在姚辛莊、團瓢莊等村,截至5月份已所剩無幾。因此,該鎮最后一批挖藕人也將陸續離開。

  當地農戶可改當護林員

  藕塘改造為濕地,在樹種的選擇上頗有講究。王巖介紹說,由于藕塘地塊土地濕潤,地下水位較高,所選的樹種多為白皮松、油松、白蠟、柳樹、國槐、楊樹等耐水濕的樹種,在有高壓線經過的區域,考慮到安全問題,還要選擇植株較矮的品種。同時,對地塊挖低填高,營造局部微地形,特別是將低洼處設計成匯水區,通過栽植千屈菜、馬藺、菖蒲等濕生植物,形成濕地生態景觀,強化水源涵養、蓄洪防旱、補充地下水等功能作用。

  通過濕地改造、退藕還濕,當地農民將得到經濟實惠。北青報記者從通州區了解到,出租藕塘的農民種一畝藕塘一年收益約2000元。改造成濕地后,農民不僅可以拿到一年1500元的土地流轉費,還可以擔任林地管護員,拿到每平方米4元的管護費用,一年一畝地的收益達4000元,并且旱澇保收。此外,還建的濕地森林形成濕地公園群,真正讓通州西部地區居民“出門見綠”。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濕地 萬畝 萬余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