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健康警示:頭痛惡心或是中暑先兆 喝開水吃熟食別吃隔夜飯
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8月份健康警示已經發布,提醒市民除了預防中暑、食源性疾病、手足口病外,還應注意災后防疫,抓好學生暑期安全。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高濕或烈日環境下,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機能發生障礙,致使熱能積累所致的以高熱、無汗及以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為主的綜合征。兩類人群最易患病,一是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工作、鍛煉的人群,二是體質較差的老人、小孩、產婦等。頭痛惡心、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等癥狀往往是中暑的先兆。
預防中暑要做到: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加強通風降溫,在露天或高溫環境下工作者要做好防護,合理調整工休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減少產熱,活動應放慢速度,外出時宜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并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隨身攜帶必要的防暑藥物如清涼油、人丹、十滴水、風油精等;合理飲食,及時補充水分,飲食以清淡為好,多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適當補充含鉀、鎂等元素的飲料;保持充足睡眠,睡眠時注意不要正對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炎炎夏季,市民多喜歡外出聚餐,如果吃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很可能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癥狀,體質差的人或有生命危險。某些病原微生物生命力相當頑強,由于高溫潮濕,在抹布和砧板上也能生存1個月以上。為預防此類疾病,市民要注意以下幾點:養成“喝開水、吃熟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正確的洗手方法,做到勤洗手、認真洗手、飯前便后洗手;盡量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街頭攤點就餐,盡量在外少吃涼拌菜和肉類燒烤食物;在平時儲存食物和做飯時,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不食用的食物應及時放入冰箱并不要儲存太久,盡量不吃剩飯菜,隔頓的飯菜要充分加熱3分鐘以上才能吃;一旦進食了腐敗變質的食物,應進行催吐,還可口服鹽水補充電解質以防脫水,情況嚴重應及時去醫院救治,不可自行亂服藥物;農村、社區要開展“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飲食,消滅蒼蠅),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和飲食衛生。
勤洗手洗對手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可通過患兒、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攜帶者的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水、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日常接觸感染,或通過咳嗽、噴嚏、談話等經呼吸道傳播,因此勤洗手、正確洗手是簡單重要的預防方法,同時也可有效預防小兒腹瀉。另外患兒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做到常消毒,避免傳播給他人。
暴雨后小心病媒生物孳生
8月份時常有暴雨發生,處于低洼地帶的房屋容易進水受災,且容易造成病原生物的播散。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更容易導致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市民要注意:飲水要衛生,食品要安全,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或經過消毒的臨時飲用水。注意飲食衛生,吃熟食,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環境要消毒,蟲媒要防范。清除住所內、外的污泥,可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并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潔干燥,做好受污染水井的清淤消毒,管理好豬圈畜棚及廁所衛生,要在指定區域排放垃圾。進行蚊、蠅、鼠、螨等的預防及殺滅,預防乙腦、痢疾等蟲媒傳播疾病;手部要清潔,疫水慎接觸,飯前便后要洗手,不用手、尤其是臟手揉眼睛,皮膚防破損,避免接觸疫水,預防介水傳播疾病;不適快就醫,探視戴口罩。
記者黃飛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