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影響上海蔬菜價格普漲 部分菜場設置平價攤位保障基本供應
本周高溫繼續,但周中臺風“云雀”來襲,天氣情況或對市場供應產生影響。記者了解到,受前期高溫影響,上海蔬菜批發價格普漲一成,其中“本地香菜”漲幅最為明顯,市場零售單價高達30元以上。據上海市價格監測與成本調查網數據顯示,受高溫及臺風大雨天氣影響,本市蔬菜價格將繼續上漲。不過,部分滬上標準化菜場已采取“限價”措施,對漲幅較為明顯的蔬菜進行限價的同時,設置平價攤位保障基本供應。
記者注意到,根據上海市價格監測與成本調查網數據,對本市16個區農貿市場和超市的價格監測顯示:7月中旬,本市“菜籃子”價格指數為111.6點,環比上漲1.3%,同比持平。其中,蔬菜價格小幅上漲。7月中旬,本市蔬菜價格由跌轉漲,結束連續三旬下跌走勢。蔬菜大類價格指數為122.6點,環比上漲7.6%,同比上漲6.4%。其中,葉菜價格指數為155.1點,環比上漲11.8%,同比上漲5.4%。其中,雞毛菜和青菜環比漲幅居葉菜監測品種的第一和第二位。非葉菜價格指數為100.9點,環比上漲3.6%,同比上漲7.5%,近七成監測品種價格環比波幅小于6.0%。
“批發市場的貨源與市場流通基本平穩。蔬菜中有兩個品種漲跌最為明顯。最便宜的是冬瓜,批發價僅0.5元至0.6元一斤。而漲幅最為明顯的是‘本地香菜’,由每斤批發價4元至5元,上漲至每斤10元以上,價格幾乎翻了一倍之多。”浦南批發市場蔬菜部經理余仲章告訴記者。
夏日炎炎,上海市民偏愛涼拌菜,香菜則是必不可少的點綴。正值上市的“本地香菜”產量不高,但市場熱度卻不減,從批發到零售價格高企。在鎮寧路菜場里,香菜的零售價已經達到30元左右。“價格走高,已采取人為限價措施,平抑在30元左右。”鎮寧路菜場經理林龍祥告訴記者,氣溫升高加之臺風因素,菜價的上浮驅動力明顯。“目前,市場里青菜的零售價為4至5元一斤,大白菜為3至3.5元一斤,雞毛菜為7元一斤。菠菜則為15至16元一斤,芹菜為6至7元一斤。”
據上海市農委披露的監測數據,“三大葉菜”中,青菜零售均價為2.92元/斤,雞毛菜為4.28元/斤,卷心菜為2.24元/斤,均呈現上行趨勢。而全市來看,以青菜為例,單價最低的高陵路農貿市場每公斤1.8元、折合每斤僅0.9元,單價最高的為南橋農貿市場每公斤11元、折合每斤5.5元,差價明顯。
限價措施已經啟動
“針對高溫導致的菜價高企,市民反映菜的品質不佳等問題,已啟動平價措施。”林龍祥告訴記者,如“本地香菜”近期價格高漲,已根據去年同期價格進行人為限價,保障供應價格不過高于去年同期。“菜場內每天設置1—2個平價攤位,氣溫高時設有2個。目前平價攤位每天供應4個品種的平價菜,青菜限價每斤1.6元,生菜每斤1.6元,冬瓜每斤0.8元,土豆每斤2元。”
林龍祥向記者指出,平價攤位的蔬菜零售價格僅略高于批發價,且一旦發現菜品質不佳等現象,將對相關菜攤主取消“平價讓利補貼”,以此來保障價格穩定和供應品質。余仲章告訴記者,目前來看,菜價較前期整體漲幅約為一成,由于客菜供應居多菜市波動明顯,待到8月下旬,氣溫走低后價格也會隨之穩中有降。
由于夏季是蔬菜供應減少的時期,為保障“夏淡”蔬菜供應,本市浦東新區等地對“夏淡”期間種植綠葉菜任務的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實行專項補貼。據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披露,目前浦東地產蔬菜占市場蔬菜供應量的三分之一。滬農產品批發市場在臺風登陸之前就提前做好預案,對市場供應和價格影響不大。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7-06)山東省生豬價格出現回落 7月總體呈現緩慢上漲態勢
- (2018-07-17)食糖價格持續下跌原因為何 全年豬價將呈低位震蕩走勢詳情
- (2018-07-19)下半年豬肉價格還將繼續處于下降通道
- (2018-07-25)天氣變熱、產量下降推動價格上漲 雞蛋價格觸底反彈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