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受訪者選擇飲食會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
漫畫:韓鶴松
對于很多人來說,健康飲食不僅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時尚。越來越多人愿意為健康營養的餐飲埋單。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5.6%的受訪者平時選擇飲食會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76.8%的受訪者愿意多花錢買更營養健康的飲食。
受訪者中,00后占1.3%,90后占29.2%,80后占48.0%,70后占15.1%,60后占5.0%,50后占0.9%。
90后北京女孩田甜上大學時,晚上餓了就會點炸雞的外賣吃。她坦言,雖然明知這樣吃會攝入過多熱量還容易消化不良,但為了“吃得爽”,就顧不上了?,F在,田甜更注重健康飲食,經常上網瀏覽健康飲食方面的帖子,“就算是點外賣也會選擇一些品質高的,不會為了尋求口感上的刺激而犧牲營養健康”。
今年26歲的錢婷(化名)在北京做網站運營工作,曾在體檢時被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正常值應該在100以內,我的數值超過了300。醫生告訴我這和經常在外面吃飯、吃太多油膩辛辣的食物有關,給我開了很多藥”。之后錢婷開始注意飲食健康,買東西會看營養成分表,晚上盡可能回家做飯吃,“此前我和室友租房住,家里的廚具是擺設,基本不開火”。
調查顯示,選擇飲食,受訪者最關注食物的營養價值(65.6%),然后才是口感味道(58.6%),其他依次是衛生條件(52.2%)、葷素搭配(41.8%)、外觀色澤(29.7%)、經濟實惠(23.1%)和方便快捷(20.1%)等。
相對于一些便宜但不夠健康的飲食,76.8%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多花錢買營養健康的飲食。進一步交叉分析顯示,78.9%的90后受訪者愿意這樣做,比例高于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
70.3%受訪者認為生活節奏快阻礙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雖然我開始注意飲食健康,但繁忙的工作經常讓我難以堅持。”錢婷說,她身邊很多上班族吃飯只圖快和省事,經常只點份面或者蓋飯,蔬菜和水果攝入量不足,營養不均衡,“還有的女同事為了身材好看,中午就喝杯鮮榨果汁”。
做到健康飲食存在哪些困難?調查顯示,生活節奏快,時間不夠(70.3%)被受訪者認為是最大的阻礙,其他還有:飲食不規律(39.2%),缺少飲食營養搭配的知識(38.6%),壓力大,沒有精力(38.4%),不會做飯(31.5%)和意識不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21.3%)等。
“健康飲食其實非常簡單,但現有的各種說法,使一些人誤以為健康飲食很麻煩、很費事。”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遼寧省營養學會副會長王興國說,健康飲食不是一定要保證每餐多少克食物、多少量的營養,食物營養一定要搭配到何種程度才可以,事實上健康飲食非常容易做到,只要能掌握三條最基本的原則就可以。
第一條,要保證飲食的總量合適。“由于每個人的年齡、運動量不一樣,所以消耗也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每個人的進食總量也有所不同。究竟要攝入多少食物,關鍵要看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個人運動量、消耗相匹配。只要攝入和消耗匹配,吃多一點吃少一點,體重是合適的,飲食總量也就是合理的”。
第二條,要少吃糖、油、鹽、酒。“如果做不到一滴酒不沾、一口飲料不喝的話,至少應該少喝”。
第三條,要主動地、有意識地多去吃一些健康的食物。“比如每天用粗糧代替部分白米飯、白饅頭,多吃新鮮的蔬菜新鮮的水果、豆制品以及奶類。同時還要限制肉類的攝入。肉類魚蝦蛋類,這些吃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吃太多,要節制一點”。
“做到以上三條,飲食基本就比較健康了。如果想更健康一些,還有其他方面要注意。”王興國舉例說,油炸、燒烤這些烹調方式不太健康,就算吃的是健康的食物,如果是通過不健康的烹調方式來制作,也不算健康飲食。“可以在烹調方式上多加注意,促進飲食健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7-04)58.5%受訪者感覺人們普遍更注重食材本身味道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