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分析

2021-12-06 15:44:5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紀蘇桓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淄博 255300)

摘 要: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在人們越發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維持穩定市場秩序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常見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探討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影響的前提下,提出了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檢測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食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影響;措施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JI Suhuan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Zibo 2553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Under the context of people'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foo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plays a key role in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maintaining stable market order.By analyzing the comm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and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on the premise of discussing the impact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food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food safety testing technology; impact; measure

隨著近幾年來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出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整個社會范圍內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檢測精度及效率等方面的提高,也為我國食品質量的安全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支持,能夠幫助食品生產企業及相關部門在及時發現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前提下,明確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推動食品行業的健康穩步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常用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其對食品質量安全帶來的影響,探討了發揮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作用的策略,以便為我國今后食品安全質量的提高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更新發展提供參考。

1 當下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簡析

1.1 環境污染引發的水產品源頭污染

工業以及制造業的快速穩步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廢氣及污水排放,這不但對我國的水質產生了較為顯著的影響。廢水中所含有的重金屬元素及化學有機污染物,同樣會對水域中的原生動植物產生影響,這些重金屬元素在魚類等食品生產原材料中的持續積累,會通過食物進入到人體,并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引發對應的疾病,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1.2 生物化學制劑應用帶來的種植、養殖源頭污染

在我國種植和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相關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殺蟲劑及化肥農藥等各種生物化學制劑的應用,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種植業產品產量提高的目標。但在食品生產加工的過程中,有部分生產企業為了提升產品質量,過量使用生物化學制劑,容易帶來食品的毒素污染及微生物污染[1]。在殺菌技術未能全面廣泛應用的前提下,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并無法被全面消除,部分企業出于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考慮,甚至并未針對其生產的食品進行全面的滅菌操作,直接進行銷售,導致食品中蘊含數量較多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發人們的身體健康問題。

1.3 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

轉基因技術的理論基礎來源于進化論衍生的分子生物學?;蚱蔚膩碓纯梢允翘囟ㄉ矬w基因組中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轉入特定生物,與本身基因組重組,再從重組體中進行人工選育,獲得具有穩定表現的具備特定遺傳性狀的個體。轉基因技術可以使重組生物增加人們需要的新性狀,培育新品種。目前轉基因食品已經逐漸被人們接受,但同樣的這部分食品在食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也成為了整個社會范圍內關注度較高的熱門話題。通常而言,轉基因食品領域的主要安全問題是出現過敏現象或部分食物的生物毒性。

2 應用較廣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

2.1 微波消解檢測技術

在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工作的過程中,微波技術的適應性相對較強,能夠通過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強化檢測工作的具體效果。微波消解檢測技術可以通過和氫化物原子熒光技術結合,在對嬰幼兒食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精準地確定食品中的砷元素含量,以此保證食品的安全性[2]。微波技術也可以在食品預處理環節中,針對其氯霉素的殘留物質檢測發揮應有的作用,配合微波輔助萃取設備的應用,將食品樣品中的待檢測物質進行萃取,并通過檢驗分析后獲得較為精準的檢測結果。在食品樣品材料的定量分析過程中,紅外線光譜檢測技術,可以在定量分析分子水的氫結合狀態后得出相應物質的實際含量水平。在淀粉的損傷檢測和水果品質檢測的工作中,紅外線光譜技術也能夠針對食品的固態、液態等進行全面分析,并在測定波長優化的前提下,進行食品反射分析。

2.2 免疫分析檢測技術

在食品安全檢測的過程中,免疫分析技術在靈敏度、操作性及成本投入等方面具備一定程度的優勢,能夠對食品中的化合物、蛋白質等物質的含量做出全面的定量分析。在對這類食品中砷元素含量進行檢測時,可以使用馬氏試砷法,在混合鋅和鹽酸后,與實驗的食品樣品進行融合,并將這一混合物導入到熱玻璃管設備中。如果食品樣品中的砷元素處于化合物狀態,則會生成AsH3,在加熱后便會分解成相應的As物質[3]。此后便可以使用氯酸鈉溶液對生成的物質進行二次清洗,以便得到最終的溶解效果數據,明確砷在食品中存在的具體條件,進一步確定食品的安全食用狀態。

2.3 其他類型檢測技術

在針對食品中的磷酸鹽含量狀態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磷鉬藍分光光度法經過相關的實驗證明,磷酸鹽的含量和吸光度之間具備較為良好的線性關系,且這一技術所得到的檢測結果誤差相對較低,能夠在肉制品磷酸物質的檢測分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原子熒光技術在食品檢測工作領域中具備相對較強的實用性,砷元素作為一種較為典型的有毒有害元素,會通過各種方式逐漸在動植物體內進行積累,尤其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含有砷元素的農藥,會進一步降低食品的安全性。原子熒光技術能夠針對實驗食品樣品中的砷元素實際含量精準檢測,但在具體的檢測工作中技術操作相對較為復雜,并且各種影響因素的控制難度較大。雖然這些問題隨著原子熒光技術的發展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仍舊需要通過對檢測的誤差條件進行有效管理,保障這一檢測技術應用取得的食品檢測結果精準度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3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對食品質量安全帶來的影響

3.1 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行業作為國內市場的基礎產業之一,部分廠商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受到利益至上這一不良觀念的影響,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反而忽視了產品的質量問題。通過使用科學合理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能夠針對各類食品質量安全進行全面檢查,為人們的飲食健康提供基礎的保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應用能夠針對目前出現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有效地監管及控制,從而為食品安全相關部門開展對應的審查及監督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以便在提高食品檢查部門工作效率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3.2 食品質量的持續提高

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在人們食品安全意識不斷覺醒的情形下,一旦企業出現了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便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憑借各種各樣的平臺快速進行傳播,使人們對企業的產品喪失購買信心,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在當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下,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安全問題的頻繁出現,影響國內食品產業的發展。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使用,能夠在建立完善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模型的前提下,對各種廠商的食品生產安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管,進一步強化國內食品產業的口碑及競爭力,在精準發現食品生產過程質量問題的前提下,督促食品生產廠商限期內進行改正,以此強化國內的食品安全質量水平和產業競爭能力。

3.3 市場秩序的穩定發展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建立秩序較為穩定且良好的食品產業體系,推動我國食品產業市場進入良性的發展循環[4]。從市場發展的角度看來,一旦出現了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不但會破壞食品產業發展的平衡,同時也會降低消費者對食品產品的信任,導致消費者對食品的信賴度降低,這對國內食品市場的穩步發展將會產生影響。食品檢測安全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相關部門強化對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種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出現。食品生產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所運用到的各種不正常手段,也會在短時間內逐漸得以消除,以此建立良好的食品市場發展秩序。

4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維護食品質量安全的措施

4.1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標準的完善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發現食品安全質量問題,推動我國食品市場安全穩定發展中具備的十分重要的作用。該項技術想要真正發揮作用,需要依賴一個完善的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標準體系,確保相關人員能夠根據食品的不同物質含量及特性,在遵循統一化的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標準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檢測技術對食品中各項物質的含量進行檢測。在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標準持續完善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在引進先進工作經驗的同時,全面考慮國內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的具體狀況,針對標準中出現的各種漏洞進行彌補,確保檢查的標準、項目能夠覆蓋市面上全部的食品類型。

4.2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健全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結果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需要由國家相關部門針對當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的缺陷進行研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逐步改進及調整,保障食品安全檢測體系能夠全面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具體需求。相關部門需要在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健全的過程中承擔相應的引導責任,通過對應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建立行業發展的統一工作結構,保障食品安全檢測任務能夠順利落實完成[5]。負責食品安全檢測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嚴格遵循檢測機構的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避免因為主觀行為失誤對檢測最終結果的有效性和精準性產生影響。

4.3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創新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作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持續提升的核心技術要素,需要跟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其技術含量及檢測技術類型持續拓展。生物檢測技術作為當下一項先進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可以借助帶有特異性的生物,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檢測的效率,并將食品中出現的異常部分進行精準檢測。在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創新的過程中,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范圍需要持續進行拓展,同時需要結合計算機、大數據等技術,通過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等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工作效率及結果的精準性。

5 結語

食品質量安全作為人們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是相關部門有效檢查市面上各類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手段,能夠在提升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同時,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體系。為了進一步發揮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推動我國食品安全質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相關部門在建立統一化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標準的同時,對檢測工作體系立足于時代發展持續進行完善,配合檢測技術的持續創新,做到從制度、標準、技術多個層面發揮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永明.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與對策探究[J].現代食品,2021(16):87-89.

[2]王麗萍,王東銘,張躍鳴,等.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運用[J].現代食品,2021(16):159-161.

[3]徐曼菲,張立巖,尹亮.食品快速檢測常規技術與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分析[J].食品界,2021(8):88.

[4]李燦兵.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界,2021(2):86.

[5]劉鑫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與對策探究[J].中國食品,2021(3):105.

作者簡介:紀蘇桓(2002—),女,漢族,山東膠州人,大專。研究方向:食品營養與檢測。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官方網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1號9幢2門1層2號(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