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領域中的應用

2021-10-09 16:27:1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楊永球

(從化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廣東廣州 510900)

摘 要:在人們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日益提高的當下,探索食品安全監督管控工作變得尤為重要,科學地推動食品安全檢驗顯得意義重大而深遠。近年來,微生物檢測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中,有效降低了食品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保障了食品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本文闡述了微生物檢測技術以及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領域中的應用。

關鍵詞:食品檢驗;食品安全;微生物學;微生物檢測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食品工業領域在國內外市場中的份額也逐漸提高。食品市場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其環境也是魚龍混雜。因不少商家為了追求商業利益,對食品安全問題視而不見,導致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食品安全事故。以往食品檢驗多采用直接鏡檢法以及培養基法,雖然這些方法的檢驗結果也比較準確可靠,但是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程序多、效率低,還增加了檢測人員的風險。

1 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和監管中的意義

1.1 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必要性

近些年,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為了較好地解決食品安全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完善了食品安全制度和條例,但實施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加大食品安全檢驗質量和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微生物檢測技術能夠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精準地檢測出食品中的微生物,快速定位食品是否達到了安全標準,為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將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到食品安全檢驗中,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其在事前預防、事中監管和事后問責中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不輕易受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相關部門應大力推廣,技術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提高食品安全檢驗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切切實實地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

1.2 微生物檢測技術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的積極作用

據調查,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絕大部分都是由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故開展對病原微生物的檢測,能夠及時地判斷出食品是否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病原微生物[1],避免有害食品流入市場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關注,從而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關注度有了質的飛躍,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檢驗的質量和效率也越來越重視,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成為主流,為提供高效、準確、真實的檢驗結果發揮了積極作用,使食品安全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 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2.1 免疫學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免疫學檢測技術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中,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試劑分析方式,被稱為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技術,利用抗體以及酶的復合物,通過顯色對食品中的目標菌落進行精準的檢測,這種檢測技術能快速精準地檢測出食品中存在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2]。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免疫學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領域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并得到了不斷地完善和優化,成本低、操作簡便的特點成為了其廣泛使用和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2.2 基因探針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基因探針技術應用廣泛,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也相當可靠,不僅準確率高,特異性也比較好。利用基因探針技術可以有效地檢驗出食品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李斯特菌等。但是這種檢驗技術也有一定的缺陷。①成本比較高。②對實驗室的要求比較高。③同位素標記會產生放射性污染,對檢驗人員造成傷害。④同位素核酸探針半衰期短,在防護方面必須做特別處理,成本比較高。因此這種技術目前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其效率高、準確率高以及靈敏度高的特點,在特定情況下也會選擇這種檢測方式。

2.3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有著較大的優勢,尤其是在致病菌的檢測上,根據目前最新研究,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中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測出大腸埃希菌。這種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相當廣泛,其高效精準的技術優勢滿足了食品安全檢驗量大的實際需求,確保食品質量與安全[3-4]。

2.4 生物芯片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生物芯片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就是將食品樣本中的核酸片段進行標識,在特定的條件下,食品樣本中的互補核酸片段與載體上的核酸分子相雜交,在特定的芯片閱讀儀器上就可以檢測出雜交信號。事實上,這個技術就是高度集成化的反向斑點雜交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核酸檢測存在的不足。在食品安全檢驗中,只需要一次采樣就能夠快速精準地檢測出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檢測結果比較全面,操作也比較簡單,靈敏度高,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夠完成檢驗。

2.5 生物傳感器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生物傳感器技術,根據所用的敏感物質可分為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組織傳感器、細胞器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等幾類。生物傳感器技術和其他微生物檢測技術相比,其速度更快,檢測的結果更精準。食品中的細菌主要分為腐敗菌和病原菌,腐敗菌會對食品中的成分進行分解破壞,間接地對人體造成危害,而病原菌本身就能夠直接對人體造成危害[2]。生物傳感器技術能夠快速有效地檢測出這些微生物,像大腸桿菌、有毒的真菌、藻類等,通常檢測時間為1 d,而傳統的檢測方法則需要4 d。此法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在食品安全檢驗領域中的前景相當廣闊。

3 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發展趨勢

微生物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檢驗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方法,可以高效地檢測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從源頭上有效地避免食品安全問題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傷害?,F如今,微生物檢測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安全生產每個環節中,受到廣大業內人士的好評,成為食品安全檢驗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術,對于食品安全監管和檢驗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5]。

參考文獻

[1]李婷,王殿奎,高學琴,等.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食品.2021(7):98-99.

[2]王榮超.微生物檢測技術及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21(8):72-74.

[3]周曉波.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應用分析[J].中國食品.2021(11):60-61.

[4]孫樹兵.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20(28):161-162.

[5]楊鈺婕,董知恩.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技術[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1,50(6):126-127.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官方網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1號9幢2門1層2號(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