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性分析
邱霞琴
(昆山市檢驗檢測中心,江蘇昆山 215316)
摘 要: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人們開始重視食品檢測工作?;诖?,本文介紹了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探討了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檢測質量的有效措施,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關鍵詞:食品檢測;食品安全;重要作用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食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在此背景下,食品質量問題越來越多,使大家對部分食品失去了信任。食品若出現安全問題,不僅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影響,同時也會阻礙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應強化食品檢測的力度,利用先進、科學的檢測技術,使食品的安全獲得保障,防止一些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到市場中,以此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使人們吃上可靠、安全的食品。
1 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1.1 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質量
食品的種類較多,對于不同種類的食品,其在檢測精度要求與規則上也存在差異。若人工進行質量檢測,并不能有效地找出問題食品。開展食品檢測工作能快速檢測出質量不符合標準的食品,并將這類食品進行集中銷毀,防止其流入市面,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目前,食品檢測工作尚未落實到位的主要原因和檢測技術有待更新、監督力度不足有關,且一些食品廠家不了解食品安全的有關法律法規。對此,需應用合理、規范的食品檢測技術,使食品生產商家的行為得到約束,提高其安全意識,最終推動食品安全質量的提升[1]。
1.2 有助于提升食品生產技術
一些食品生產商家為了提升食品的口味,會在食物中添加一些非法添加劑,這些添加劑雖然能改善食物的口味、外觀,但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若流入市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開展食品檢測工作可找出這些使用過添加劑的食物,并責令商家進行整改。商家經過相關部門的干預,會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強化食品生產技術。
1.3 創造規范的食品經營環境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的頻頻發生和以下幾方面因素有關。①生產者、經營者缺少一定的質量安全意識。②消費者尚未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新聞報道,在進行過期食品集中銷毀時,出現附近居民哄搶的情況,雖然大家知道這些食物已經過期,但由于貪便宜的心理,食用此類食品,這也與人們缺乏一定的食品安全意識有關。食品檢測工作的開展可以借助食品檢測的結果,使消費者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以此懂得當下的食品安全現狀,最終結合現狀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使大家將目光集中到了食品經營環境上,對于規范、約束食品經營環境有著重要作用。
2 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檢測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制定合理標準,明確食品檢測要求
目前,食品安全檢測標準在制定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對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實施帶來不良影響。對此,應制定出可行、合理的標準,明確食品檢測的要求,規范檢測人員的行為,使其在實際的檢測工作中根據標準完成工作,提高整體的檢測水平[2]。與此同時,政府也要搭建出統一的標準,要求各地區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相關的標準,但所制定的標準理應合理合法,且也要向上級進行報備。此外,食品生產企業本身也應注重其對食品安全的檢測,結合國家所下發的檢測標準,完成對食品安全狀況的客觀分析。食品檢測工作需要包含數據處理方法,以此降低數據誤差,保障整體的食品質量安全。
2.2 加大資金投入,引入先進食品檢測技術
食品檢測工作的展開離不開檢測技術與檢測設備的支持,且儀器設備也決定著整體檢測的結果[3]。我國在開展食品檢測工作時,一般會采取人工檢測的方法,這樣不僅無法保障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同時檢測的速度也比較緩慢。而機械自動化設備的快速發展,各大企業將新型食品檢測技術與設備引入其中,這不僅能提升整體的檢測效率,同時還能降低食品檢測人員的工作壓力,保障檢測結果的有效性。而電子鼻技術、PCR、基因探針技術、生物技術屬于當下時常應用的食品檢測技術,這也顯著提升了檢測的效果。
2.3 強化監督管理力度
食品檢測工作和人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而采取有效、嚴格的監管措施,可以使食品檢測結果更加精準,保障檢測結果的公平性以及公開性。因此,需要強化對食品檢測的監督與管理力度,完善各項食品檢測制度,并遵照相關的制度標準實施食品檢測工作,增強食品檢測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此外,在食品檢測工作也要注重對人員行為的監督,用各種條款與制度約束人員的行為,避免人員出現不按照規定行事的情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始終監督食品檢測結構,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出相應的線上交流平臺,將檢測數據第一時間上傳到平臺[4]。比如,當食品檢測機構檢測完成以后,按照有關規定,將所得數據上傳到平臺,實現資源上的共享,并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此種方式,不僅縮短了檢測機構與其他食品安全人員的距離,同時也可以推動我國食品檢測技術的提升。
2.4 設立檢測機構,鞏固現有檢測體系
目前,國家所設立的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在具體的檢測工作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雖然省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處于主體位置,但其檢測任務比較重、且檢測周期較長,導致檢測工作出現差錯,使得食品安全檢測機構進入困境。因此,應當把食品安全檢測和實際狀況與需求整合到一起,設立合理的檢測機構,從而鞏固現有的檢測體系。具體來說,政府部門要全面呈現出自身的主導位置,利用各種方法降低省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工作壓力,使工作改革的力度有所提升,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食品檢測的成本,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檢測周期。此外,需為基層檢測部門與機構提供幫助與支持,給予其力量,使基層檢測機構在內部分工上更加合理,從而保障整體的食品安全。最后,檢測機構還可以將自身的權力下發,使一些信譽良好、品牌規模大的企業擁有一定的檢測權力,可以自主完成檢測,之后將檢測報告上交給專業的檢測部門,使其進行審查[5]。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所提倡的質檢體系中,食品檢測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也起到了健全、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在日后食品檢測也始終會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支撐,關乎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對此,應重視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強化食品檢測工作的展開,從而提升檢測水平,使整體的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獲得保障,維護食品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阮雁春.食品安全檢測問題及其改善措施[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1):85-86.
[2]侯宇,王瑩,李沐陽.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和食品檢測的發展方向[J].現代食品,2020(1):128-129.
[3]石艷.論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J].現代食品,2020(23):176-177.
[4]劉愛英.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20(15):141-142.
[5]朱輝,王魯霞,徐傳霞.食品檢測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分析[J].現代食品,2020(1):141-143.
作者簡介:邱霞琴(1977—),女,漢族,江蘇昆山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檢測方法及實驗室體系研究。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