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對進口食品要建立跨境追溯制度

2016-11-01 13:34:28 來源: 中國商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近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上海市食藥監局、市公安局等部門,聯合偵破了一起違法加工、銷售過期新西蘭產進口烘焙用乳制品案。據調查,這276噸過期進口烘焙用乳制品被以“飼料”名義多輪倒手,分裝后通過批發和網店等方式銷售到全國多地,其客戶不乏一些連鎖蛋糕店,直至案發已銷售了百余噸。

  消費者食用了用過期乳制品烘烤的面包、糕點,對身體健康會有什么樣的危害,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既然已經過期數月甚至是半年,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顯然已經不能再繼續作為食品使用了,倒賣過期乳制品的企業商家賺的就是一份“黑心錢”。盡管在食藥監、公安部門的聯合打擊之下,避免了更多過期乳制品流入市場,減少了社會危害,但通過這起案件的偵破,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和總結的地方。

  首先來說,這些過期乳制品為何能夠在國內市場暢通無阻,最終被成功用在了各種烘焙食品里面?梳理案件顯示,盡管也有知名蛋糕連鎖店購買了過期乳制品,但大多數問題乳制品還是流入了小作坊,而這顯然是這些小作坊出于貪圖便宜、降低成本的需要。那么,要想堵住問題乳制品進入這些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漏洞,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市場監管,由食藥監部門通過常態化管理,既要通過現場抽檢的方式保證原材料的安全、健康、合格,同時還得要求所有食品加工企業做到原材料的可追溯,避免問題原材料的流入。

  其次,按照市場執法人員的說法,國內一些食品經銷商甚至刻意從境外進口已過期食品。這些食品原包裝的底部一般用外文標明“到期日見底部”之類的字樣,進口商貼上中文標簽進行遮蓋,然后將到期日期修改為“生產日期”。因為進口的時候已經是過期食品,價格低廉,進入國內市場以后,以原價或略低于市場價出售來攫取暴利。

  面對進口食品或原料來源多樣、標簽管理混亂、批號識別困難、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等問題,最好的辦法是盡快建立對進口食品、保健品或原料的跨境追溯體系,便于對其來源、生產時間、批號等有明確的跟蹤和監管。只有建立了跨境追溯體系,才能保證圍繞食品的各類信息的公開透明,既可以防止國內下游商家上當受騙,也極大地便利了政府執法部門的市場監管。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制度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