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劍鋒所指所向披靡——記快檢技術在食品行業的發展

2016-02-02 10:58:49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 申海鵬 本刊記者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等的快速發展,新技術、新方法在食品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有效地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檢測速度。早在幾年前,已經有一些快速檢測方法可用于微生物計數、早期診斷、鑒定等方面,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微生物檢出率。特別是2015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進一步確定了快檢在產品檢測市場的地位。2015年12月19日下午,由中國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微生物專業組、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辦公室(CBIFS)主辦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從方法到實踐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參會的40余名來自科研機構的專家及多家快速檢測企業及食品企業代表就“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的方法驗證”話題進行了討論。

  地位和規范不斷提高的快檢

  近年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以其快速、方便、準確、靈敏等特點,在食品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彌補了實驗室檢測方法和儀器難以及時、快速地從各環節監控食品安全狀況的不足。新《食品安全法》中更是規定快速檢測可以在執法檢測中使用,進一步確立了快速檢測在食品檢測中的地位和作用。

  會議上,中國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戰略發展聯盟名譽理事長劉秀梅指出,新《食品安全法》中第112條中明確規定,可以“采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另外,2015年12月9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有5條提到了快速檢測方法的需求,這充分證明了快速檢測方法在食品行業需求的不斷增強,也體現了國家政府部門對于快檢技術的進一步認可。

  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的熊曉輝教授提到,目前快檢市場存在的問題有產品魚龍混雜;檢測儀器和檢測試劑無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對生產企業無嚴格準入要求;進入市場前無需通過嚴格的比對驗證;檢測項目無完整的質控體系;操作人員技能參差不齊等。為了使快檢市場更加規范化,國家制定的政策除了新《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條規定規定外,還有其他法規條例對快檢的使用進行了規范,“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可以根據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對食品快速檢測方法開展評價,通過評價的,可以作為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快速檢測技術評價規范,可以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相關行業協會或者專業技術機構,對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等提出的快速檢測方法開展評價。通過評價的,予以公布。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專業技術機構等對申請快速檢測方法評價的企業生產情況和申報資料進行現場核查,并抽取樣品。”熊曉輝教授說道。

  食源性疾病是

  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問題也相應地備受關注起來。在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中都有污染微生物的可能。屆時微生物將大量繁殖從而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導致食源性感染和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食化所生物檢測室副主任崔生輝介紹道,據WHO(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發生食源性疾病人數為十億人,大約有120萬人死于食源性疾病,最常見的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位于前三位的食源性致病細菌分別為空腸彎曲菌、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可以將腸道、動物、人、環境作為傳染源,通過交叉、加熱不徹底為途徑對人群進行感染;在眾多人群中,抵抗力相對較弱的嬰幼兒、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更容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感染??鞕z就是在第一時間讓檢測者對檢測物進行定性,而且快檢方法的不應只體現在快速檢測方面,還應該包括快速識別及快速分型與溯源,以獲得更多的信息。

\

  助食品安全監管

  一臂之力的快檢技術

  當前,我國落后的產業狀況與抽檢經費存在矛盾,只依靠傳統的檢測方法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熊曉輝教授介紹了當前造成我國存在眾多食品安全問題,例如環境生化學污染、農藥殘留及農作物真菌毒素污染、養殖過程中的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不規范食品加工及違禁物添加、不規范經營、存儲、運輸等。如果按年食物消費結構計算的平均抽檢比例(按抽檢4批次/千人計)計算,依次類推,每人每年大概食用蔬菜176噸,那么僅需抽查2.65批次,如此低的抽查比例根本無法保證食品的安全。此外,我國小規生產經營為主的食品生產經營現狀使監管部門很難做到有效的監管。以江蘇為例,目前江蘇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1萬余家、小作坊4萬多家、流通商戶近37萬家、餐飲網點21萬余家,并且從業者文化素質明顯偏低,傳統的檢測方式投入大、成本高、操作復雜,依靠這種方式很難對產品進行有效的監管。那么在有限經費條件下通過快速檢測加大樣本抽查基數就成為控制潛在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有效手段。

  從表1可以看出,酶聯免疫法、酶聯免疫法、生化檢測法等快檢方法具有投入少、檢測成本低、檢測時間短、操作簡單等特點,與傳統的檢測方法相比雖然無法做到定量、確證,但可以對檢測物進行篩查,大大提高檢測效率。在會議上,熊曉輝教授講道:“目前快檢技術可用于檢測無機砷、鉛、汞、鎘、鉻等重金屬,檢測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多菌靈類農藥殘留,檢測磺胺類、硝基呋喃類、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鏈霉素類的獸藥殘留,檢測三聚氰胺、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吊白塊、硼砂、甲醛、蘇丹紅、羅丹明B、孔雀石綠1、罌粟殼(粉)等違法添加物,檢測黃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毒素等微生物毒素,檢測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劑,檢測中雙氧水、二氧化硫、亞硝酸鹽、合成著色劑、誘惑紅、膨松劑等食品添加劑;檢測大腸桿菌(O157)、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腸桿菌等微生物”。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劍鋒 食品行業 所指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