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致病傳言來襲,仿瓷餐具能放心用嗎

2016-01-05 09:52:41 來源: 三湘都市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我家的仿瓷碗還能用嗎?”近日,市民曾麗致電96258反映,她在一個多禮拜前買了一套仿瓷餐具,但身邊的朋友建議她不要用,可能有毒。她還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篇“一名1歲的小女孩疑因使用了一種仿瓷碗而患了白血病”的文章,將信將疑的她撥打本報熱線詢問求助,記者就此展開調查采訪。

  仿瓷餐具在長沙受歡迎

  曾麗所說的仿瓷餐具又稱密胺餐具,主要是由三聚氰胺與甲醛聚合而成。“這種碗損耗小,也不貴,用起來實惠。”在長沙市岳麓區德潤園小區附近開快餐店的劉老板很青睞仿瓷碗,去年初,他以4元/個的價格買了20個,至今仍完好無損,而店里的瓷碗破損率就大多了。”

  其實在長沙,使用仿瓷碗的餐飲店不計其數。1月2日,記者走訪了多個路邊餐館、粉店及位于商場內的連鎖餐飲店,均發現仿瓷碗的身影。由于不易打碎、材質輕、隔熱性好等特性,仿瓷碗不僅受商家的喜愛,也普遍為私人家庭所接受。

  “好看又經摔,給小孩用正合適。”1月2日,岳麓區某大型超市內,王女士正在選購仿瓷餐具。她是在朋友家看到這種碗,回頭就想自己也買幾個。

  【質監】

  原材料與工藝是關鍵

  如今仿瓷餐具的應用已十分普遍,然而仿瓷餐具到底安全嗎?購買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仿瓷碗是否有毒先看其原材料。”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包裝產品質量監督監測中心黃愛萍說,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放心使用。雖然三聚氰胺單體被認為有輕微毒性,但在與其他材料一起進行聚合反應后,成品并不含有毒。

  “但若是以脲醛樹脂為原材料制作的仿瓷餐具則不符合國家的規定。”黃愛萍指出,脲醛樹脂在高溫、酸堿環境下更容易分解,產生有毒物。

  此外,仿瓷餐具的制作工藝也會影響其安全性,工藝出了問題也可能導致甲醛含量超標。另在檢測時,脫色試驗也是產品檢測項目之一。

  實驗

  價格過低可能是劣質品

  近日,記者通過對比長沙的多個超市、批發市場和網上在售的仿瓷餐具,發現價格懸殊,以5寸左右的仿瓷碗為例,在超市的售價大概是10元/個,在長沙高橋大市場的酒店用品批發區內最低只要3.5元/個,而淘寶網上搜索到的上個月銷量第一的仿瓷碗只要0.89元/個。

  據北京電視臺報道,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曾做過實驗,分別拿陶瓷碗、價格適中的仿瓷碗和價格便宜的低檔仿瓷碗進行了對比,用甲醛檢測儀簡單檢測它們在盛熱水和熱油情況下甲醛數據的變化。

  在實驗中,即便在熱水、熱油等極端條件下,陶瓷碗和中檔仿瓷碗得到的數據差別不大。而價格3元左右的低檔仿瓷碗,在熱水倒入時就已產生輕微甲醛,而熱油倒入后更是發生外觀變化,甲醛值超標準近8倍。

  “所以不要一味貪求低廉,成本過低有可能就是劣質產品。”黃愛萍提醒。

  有發白和黑點要停用

  餐具安全事關健康,在購買和使用時,我們還應注意些什么?

  1.購買時須查看QS標識、生產廠家等信息,以及是否有“禁止微波爐加熱”標示。

  2.盡量選購淺顏色,特別是里側無印花的仿瓷餐具;另外,發現仿瓷餐具有發白和黑點,則說明是質量不過關的次品。

  3.在使用仿瓷碗時,應注意不要將仿瓷餐具放在高溫下進行加熱、消毒,也不要將含油較多的食物長期放在仿瓷餐具中。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仿瓷 傳言 餐具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