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包裝機械企業推動食品安全發展

2015-11-02 10:19:18 來源: 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篡改食品生產日期屢屢發生

  28號生產的食品,卻打著30號的日期,明明是早產食品卻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超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回收后涂抹掉原有的保質期再噴上新的生產日期繼續銷售;超市促銷的食品包裝上的標簽撕下后面竟還有一個生產日期。諸如此類食品生產日期隨意修改和標示的現象時見報端。我們原本以為被稱為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出臺后會有所好轉,然而,此類現象近期又被媒體曝出。

  10月27日,鶴城晚報《被篡改日期的蒙牛酸奶沃爾瑪仍有售》一文刊發后,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消費者對在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竟然出現把酸奶內外包裝不符,“生日”改小兩個月的做法表示吃驚。

  依據新《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讀者劉女士對記者說,以前她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也是一個品牌的牛奶內外包裝生產日期不符,并且箱內出現過四個“生日”的盒裝牛奶,當時沒有維權意識?,F在,她明白這種篡改生產日期的行為是違法的,如果以后生活中遇到類似事情,一定會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包裝機械企業推動食品安全發展

  說罷篡改食品生產日期的違法行為,除了加強懲罰力度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我們都知道,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銷售食品的量很大。相對來說,即使被消費者抓到篡改食品生產日期,被要求賠償,那也是極少數部分,違法成本太低。沒被市場監督部分和消費者發現的想必也“大有人在”。法律的推出對食品生產企業來說是一種約束,如果企業不遵守、相關監管部門又不能及時查處,那么法律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最后受傷的還是消費者。

  筆者認為,提高食品安全、防范食品生產日期隨意篡改不是沒有別的辦法。改進食品包裝標簽打碼技術或許是一條可行之路。此外,改變傳統的食品生產日期打碼、噴碼貼標顯示,直接將產品信息通過二維碼的形式印在食品包裝帶上,掃碼即可知道食品情況,杜絕任意篡改行為。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二維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通過二維碼消費,瀏覽新聞,查看食品安全等等。二維碼時代來臨,食品包裝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飲料包裝企業巨頭奧瑞金加入其列,公司紅牛產品生產線已全面實現二維碼產品的正常生產,四個生產基地生產的紅牛二維碼產品接近8億罐。

  筆者認為,伴隨著食品包裝技術、包裝機械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也會越來越完善。希望在食品機械企業及食品生產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不單單靠法律、監管才能保障。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包裝機械 企業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