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吃豬肉造成全球變暖?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豬肉有關?

2019-04-29 14:41:26 來源: 微信公眾號“大眾健康雜志”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吃豬肉造成全球變暖?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和豬肉有關?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溫室效應,使全球氣溫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陽輻射的同時,本身也向外層空間輻射熱量,那么,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是什么?感興趣的小伙伴請隨我一起來看看,相信讀完今天這篇新聞對您也是大有收獲呢。中國主要的養殖業以豬、雞為主,而牛才是對草原濕地生態破壞最嚴重且造成溫室效應最嚴重的動物。為什么這么說?今年,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曾向中國人發出呼吁:少吃豬肉,保護地球。理由是,中國消耗的肉食比其他國家都多,其中豬肉消耗量占據全球豬肉消耗總量的一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指出,全球約18%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飼養牲畜,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中國人能少吃一半豬肉,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10%。

甩鍋給我們?不是第一次了!

這并非第一次把污染環境的黑鍋扣在中國人和豬身上。2014年12月24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題為《豬的帝國》的文章稱,當今地球上嚴重的全球變暖大概是中國的豬造成的?,F在,“野生救援”的口氣雖然緩和了一些,但骨子里已經隱藏著對糧食安全升級的考慮,并認定中國人養豬、吃豬肉涉及全球變暖和環境安全。

FAO對糧食安全下的定義是: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物質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其健康而積極生活的膳食需要。進一步區分,食品安全包括衛生安全和營養安全,前者關注人們的中毒和損害健康,后者關注營養品質,包括營養素數量和品質。

這鍋,我們不背!

如果說糧食安全還涉及環境安全的話,與豬扯上關系也是有可能的。盡管FAO也提出,糧食生產與氣候生態保持著高度的因果聯系,但是,FAO至少目前還沒有認定肉類消費將危及糧食安全,更沒有提出僅是肉類食品中的一員——豬的養殖和消費與糧食安全有關。

再從豬的馴化和養殖歷史看,如果說豬的養殖及豬肉消費與氣候變化有關,則各個國家都有責任,而非中國獨攬天下。豬的起源和演化比人要早得多。不過,演化得晚的人類后來居上,反而馴化豬成為人類固有的食糧。家豬的多中心起源說既有考古和化石證據,也有基因的證據。大約世界各地都是在相同的時間段各自獨立馴化野豬而成為家豬的。通過基因測序和分析發現,世界各地的家豬都和當地的野豬在基因上更相似,與其他地區的家豬親緣關系較遠。這也意味著,世界各地的家豬是當地人各自獨立馴化的結果,殊途同歸。

不過,對各地家豬的DNA核苷酸序列的分析,尤其是分子鐘(兩種生物分離的時間與基因突變呈正比,并且基因突變的速率接近于恒定,即分子鐘)的進化研究發現,今天全球多數的家豬都含有東亞家豬或歐洲血緣。還有研究提出,歐洲人很晚才養豬,中世紀都是獵殺野豬當食物。因此,歐洲的豬可能是中國的豬種通過西亞進入歐洲,時間是在18~19世紀。

不過,由于這種單一起源說缺少化石的證據,因此家豬的多地區起源說更廣泛被接受。從更硬核的科學證據看,馴化豬并把豬納入人類食譜是全人類的功勞,而且,今天的家豬在全球有27個亞種,中國有5個亞種,占19%(另有研究是6個,也不過占22%)。如果說今天人們養豬吃豬肉影響到了氣候變暖,從起源和今天的種類分布上看,很多國家的人都有責任。

更重要的是,豬只是肉類食品的一部分,是否危及環境,大數據和大數據比較最能說明問題。動物養殖和肉類生產、消費當然與溫室氣體排放有關,進而影響到全球變暖,這個說法也成立。但是,人們生產和消費的肉類太多了,豬肉雖占其中首位,但總量不及其他肉類總和的一半。而且,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養牛業占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5%,是養殖業最大的溫室氣體來源。

根據FAO的數據,世界上消費的肉類按數量高低依次為豬肉、禽肉、牛肉、羊肉和其他肉類(鴨肉、魚類、馬肉等)。從大數據深挖下去,吃肉多的國家才應當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負主要責任。中國人人均吃肉量并不算多。

根據FAO的數據,世界上人均年消費肉類最高的前10個國家沒有中國。這10個國家是:新西蘭126.9千克,澳大利亞121.2千克,美國117.6千克,奧地利106.4千克,以色列102千克,阿根廷101.7千克,盧森堡98.8千克,薩摩亞96.3千克,巴哈馬95.6千克和西班牙93.1千克。

中國雖然是世界上豬肉消費最多的國家,但養殖和消費牛肉較少。2016年,全球牛肉產量為5874萬噸,其中美國牛肉產量為1150萬噸,占全球牛肉總產量的19%;巴西為928萬噸,占全球牛肉總產量的15%;歐盟為783萬噸,占全球牛肉總產量的13%;中國為700萬噸,占全球牛肉總產量的12%。

由此可見,新西蘭、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國家人均肉類消費都比中國多,而且牛肉消費也占本國的第一位(占其國民肉類消費的33.5%~54.0%)。

FAO的計算表明,牛肉生產在各方面的消耗都是第一位。生產1千克牛肉,需要10千克谷物;生產1千克豬肉,需要4千克~5.5千克谷物;生產1千克的雞、鴨肉,需要2.1千克~3千克的谷物;牛肉生產占地是豬肉、雞肉生產占地的29倍,同時比豬肉雞肉生產多耗水11倍??傮w衡量,生產同等數量的牛肉,比生產豬肉要多排放11~15倍的溫室氣體。生產1千克牛肉相當于排放36.4千克二氧化碳,但生產1千克豬肉可排放3.3千克二氧化碳(按牛與豬最小的11倍計)。

即便中國的豬肉消費較多,但牛肉消費少,因此比牛肉消費多的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少。美國在年生產消費牛和豬上面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中國多得多。如果按人均計,中國人均消費肉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大大低于美國(中國13.9億人,美國3.257億人,2017年統計)。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人的勸諫也并非沒有理由,因為,即便在人均消費肉類上以及消費的牛肉上,中國不如歐美國家,但從肉類的絕對消費量看,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消費的肉類總量是全球最多的。

可能的解決辦法

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呢?當然有。如果中國人無法做到不吃豬肉,則可以從綠色養殖(低碳養豬)著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出欄率來養豬。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吃豬肉,代之以其他肉類,如禽類、水產類。

重要的是,要保障糧食和環境安全,不應當只拿豬說事,也不能只拿中國說事,而是需要全球所有國家都行動起來,實施FAO的畜牧業減排行動。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010-88825636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