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飲食健康和腸道微生物 腸道微生物與心理健康有關?
最近,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層面對腸道微生物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發現,一些腸道微生物與精神健康相關,腸道微生物通過代謝激活神經的代謝物來改善精神健康和對抗抑郁。結果發表在2019年2月的《自然微生物學》上。
現今社會,隨著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加大,人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郁。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而在微生物領域,腸道微生物代謝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極受研究人員關注。腸道微生物的代謝物能夠和大腦相互作用,從而影響行為和感受。但是以前的腸道微生物—腸道—大腦之間的聯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上。
而此次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1054名志愿者,并研究了微生物菌群與生活質量和抑郁癥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發現,抑郁癥患者中兩種細菌微生物的水平大大減少,這兩種細菌是糞球菌屬和小桿菌屬,而且研究還發現,即便抑郁癥患者進行了抗抑郁的治療,這兩種細菌在患者中的水平還是很低。而糞球菌屬細菌能夠產生丁酸,和也能夠產生丁酸的糞桿菌屬被認為是高質量飲食生活的重要指標。這個發現證實腸道微生物、飲食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研究人員通過一種分析技術來鑒定出可能與人神經系統有相互作用的腸道微生物,他們對腸道微生物中能夠產生一系列激活神經的代謝物的500多種細菌進行研究,并編排了一個具有神經活性的腸道細菌微生物目錄。研究者還對人糞便進行腸—腦模塊分析來鑒定出能夠產生多巴胺代謝物——3,4-二羥基苯乙酸的腸道微生物。3,4-二羥基苯乙酸與心理健康狀況成正相關性。另外研究還發現腸道微生物產生的γ-氨基丁酸可能在形成抑郁癥中發揮作用。
這些結果表明,腸道微生物及其代謝物與心理健康、抑郁癥有關。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