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1月25日,全國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8年全國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分析新形勢,研究并部署了2019年的任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黨組成員李斌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李斌強調,2018年是機構改革的一年,在衛健委黨組帶領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認真依法履職,我們在食品安全標準和風險監測與評估方面取得了堅實的進展,圍繞著彌補短板、強化強弱項目、防范風險和造福民生的要求。我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來保障人們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取得了新成效。按照總書記“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和新一屆國務院食安委會議的安排,衛健委黨組專門研究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融合力度,加快了二惡英、辣條等重點標準的制定,完成新國家標準立項63項,新國家標準36項,針對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鎘的風險緊急制定臨時限量值,不斷滿足行業發展和監管需要。累計公布標準1260項,覆蓋各類的食品,包括了2萬項安全的指標,標準體系的框架、原則與國際食品法典的標準基本一致,主要指標與發達國家基本相當。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風險監測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繼續增點擴面,風險監測縣級區域增加到了2822個,實現了覆蓋95%縣級行政區域的年度目標。全國承擔食源性疾病的監測醫療機構由9780家,大幅增至62914家,基本覆蓋所有的二級醫院,并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延伸。各地積極落實風險監測計劃,全年完成國家監測任務13.5萬件,監測報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28萬例,食源性疾病事件6537起,在全國31個省和137個市地開展了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分子溯源,食源性疾病與食品的關聯分析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2019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十三五”規劃任務落實的攻堅之年。李斌要求,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最嚴謹標準”的要求,落實國務院食安委第一次全體會議和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的要求,踐行“兩個維護”,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作風建設為統領,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為主線,堅守不發生食品安全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按照“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聚焦問題和短板,重點抓好“一個標準”,也就是“最嚴謹的標準”制(修)訂工作。“三個計劃”就是國民營養計劃、風險監測計劃、風險評估計劃的實施和落實。國家層面,做好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國家營養健康指導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三個專業委員會的過渡和組建工作。我們將提高工作質量和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的購買意識和安全感。
會上,北京、湖北、上海、云南、吉林五省市分別作地方工作經驗交流。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