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食品豐富飲食少不了大魚大肉 春節飲食一定要注意這八個事項
春節期間,家人會聚在一起拜訪親戚朋友。豐富的假日食物需要大魚大肉,這不利于食物消化,經常會導致疾病。春節期間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為了睡得更晚,春節期間不要吃早餐,不小心請午餐,許多人晚餐吃大餐,半夜吃夜宵。這種不規則的飲食擾亂了胃腸道的正常生理節律,并由于胃腸道不適而導致消化功能障礙。節假日和節假日過后,常出現消化不良、身心疲憊,飲食不規律是“罪魁禍首”。
還有,春節聚餐常常豐盛至極,豐盛的菜肴和節日氛圍往往使人食欲旺盛,易暴飲暴食。如果突然吃得太飽,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脹得很大,腸胃蠕動困難,影響了正常的消化機能,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潰瘍等的發生。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節制,適量飲食。
二、春節飲食注意葷素雜糧等搭配好
節日期間餐桌上往往以葷菜為主,肉類和油炸食品過多,蛋白質和脂肪自然而然攝入較多,加上身體的活動量減少,容易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因此春節期間要注意平衡膳食,盡量多吃一些比平時更清淡的食物,以減少脂肪的堆積。
另外,也應特別注意避免只吃菜肴而不吃五谷雜糧。蔬菜中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道的正常蠕動,預防便秘,因此飲食中要搭配足量的各色蔬菜。但要注意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應分開食用,以避免相互之間干擾,影響營養物質的腸胃吸收。
三、春節飲食注意吃零食要節制
春節期間,常常會準備很多花生、瓜子、點心、糖果,或招待客人,或自己享用??措娨?,聊聊天,不知不覺中吃掉很多。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的熱量不低,尤其是屬于核果類的瓜子、花生、腰果、核桃、杏仁,均屬含多量油脂的高熱量食物,千萬別在看電視、聊天時吃這些東西,免得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太多令人肥胖的熱量。
四、春節飲食注意酒及飲料都要適量
在親朋相聚氣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會遇到盛情難卻的勸酒。但是我們一定要記得過量飲酒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和消化等多系統損傷,增加中風、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發作的風險,也會影響思考判斷的能力,引起意外事件。要控制飲酒量,以及切忌空腹喝酒。
而對于不喝酒的人喝飲料也有學問,飲料中往往有大量的糖分,有損牙齒健康。其中碳酸飲料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一下子喝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欲,甚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節假日飲料要適量,最好選擇奶類制品、茶飲或蔬果汁。相比飲料和酒而言,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因此適時以水代酒,利己又利人。
五、春節飲食注意品種切忌獵奇
春節期間放長假,許多消費者絞盡腦汁去吃一些平時不經常吃的東西,以求換換口味,尤其以一些野味為多。如吃一些貓肉、鼠肉、蛇肉等等。專家指出,換口味并不是不可以,但還要以安全為前提,因為這些野味不是常見的肉類食物,其品質不在有關機構的檢測范圍之內,攜帶了哪些疾病、寄生蟲等等消費者都不得而知,安全隱患非常大。因此專家提醒您不要盲目獵奇,貪食野味。
六、春節飲食注意餐具選用莫忘安全
餐具的材料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隱患。家庭主婦在居家生活中要對餐具材料本身具有的毒副作用有所了解。一般說來,陶瓷制品在餐具中毒性最小,但如果色彩非常鮮艷或帶有彩飾可能含鉛量過高;鋁制餐具無毒,但長期使用有可能導致老年癡呆;鐵制餐具毒性不大,但切忌使用生銹的鐵制餐具;不銹鋼餐具有微毒性,其中含有的鎳、鈦對人體有害;購買塑料餐具應盡可能選擇沒有圖飾或圖案較少的產品。
七、春節飲食注意烹制食物要既熟又透
生吃是現在流行的一種飲食習慣,我國傳統飲食中也有生吃食物的習俗,但以生吃新鮮蔬菜為主,而生吃肉類是從西方傳入我國的。但以肉類為例,如果烹調溫度達不到100攝氏度,就不能殺死肉類食物上的寄生蟲和病菌。此外,食品加熱不透,寄生蟲也能存活。
如人們吃涮火鍋、海鮮、燒烤等,最容易使食物處于半生不熟的狀態,這時寄生蟲卵最為活躍,食用后被感染的幾率很高。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熱不透的豆漿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會中毒。因此消費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飲食方式。
八、春節飲食注意老年兒童等健康安全
在歡慶佳節時,應該特別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飲食安全。老人的飲食應多留意。由于他們的咀嚼及消化能力較弱,如果吃得不舒服,就可能患病,因此應選擇較軟或已切碎的食物,以幫助進食及消化。另外,節日食品豐富,孩子們飲食會無節制,尤其是吃很多小零食,而許多兒童的零食中會添加非食品級的色素、香味劑、防腐劑、保脆劑、發色劑、護色劑等,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以及,病人的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對食物的選擇更為挑剔,正常人食用可能沒有問題的食物,而病人吃起來也許就會出問題。
(責任編輯 田思鳳)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