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保衛心臟食用魚油真的好嗎 魚油功效有待研究

2019-01-28 09:33:14 來源: 廣州日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周吃兩次脂肪含量高的魚油,這不僅可以顯著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而且對那些通常吃不健康食物的人也有好處。然而,最近學術界對魚油的功效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近年來,飲食與心臟健康的關系越來越密切?,F在,新年食品的大浪潮即將到來。我們應該如何“吃”才能讓“身心”更健康?

“一天兩粒魚油丸,心血管醫生遠離我”。在一眾保健品中,很多人都知道魚油和維生素D是“管”心血管健康的。專家普遍相信,維生素D有助促進骨骼健康,脂肪酸則有助降低三酸甘油酯。因此,無論是健康學家還是營養學家,都會貼心地建議我們每周吃兩次魚,最好的選擇是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的油性魚類,其中包括鮭魚、長鰭金槍魚、鯖魚、湖鱒魚、鯡魚和沙丁魚,這樣可以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

俗話說“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肉”。在所有肉類產品中,魚類不但種類繁多,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確實是健康飲食的首選之品??墒顷P于“吃魚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傳統說法,美國心臟協會最近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據報道,在聯邦政府的資助下,以麻省波士頓布萊姆婦女醫院為基地,研究人員對服用魚油和維生素D的實驗對象,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追蹤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在“魚油丸小組”中,患上心臟病、中風和癌癥等人的比例,與沒有額外補充魚油的對照小組相差無幾。

關于魚油和維生素D的功效,就目前而言在學術界還有不少爭議,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結果。負責這次研究項目的曼森醫生表示,如果你正在服用魚油丸或維生素D,并不需要立馬全部扔掉,因為它們不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

保健品的存在源自對健康的追求,但話又說回來,我們對于保健品的依賴,其實永遠不比健康的飲食習慣要來得實在。

專家聲音

魚蛋類為主,紅肉為輔

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除了與壓力相關之外,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與我們的日常飲食結構同樣密不可分。如果給你一個“放肆吃”的機會,你會選擇安哥拉斯牛排,還是大西洋鱈魚?對于“肉食動物”而言,在不同口味偏好的人們體內,也流淌著“不一樣”的血液。一篇發表在《歐洲心臟期刊》關于飲食干預的新研究發現,與白肉或非肉類蛋白質來源的飲食相比,以紅肉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的飲食,會顯著升高循環中TMAO的水平,而血液中高水平的TMAO已被證明是預測未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風險的有力工具。

帶著對“TMAO”的疑惑,我們采訪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郭軍。“TMAO即氧化三甲胺,是一種在食物中產生的膳食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心臟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通過影響脂質及激素的穩態,從而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展。”郭主任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血漿中TMAO濃度升高”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存在一定相關性。

“目前已被證實,TMAO是磷脂酰膽堿及L-肉堿的代謝物,其中富含膽堿的食物來源包括紅肉、魚、家禽和蛋類,其中魚和蛋類中的L-肉堿含量很低,紅肉中膽堿和肉堿均含量豐富。”郭主任表示,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所攝取肉類的種類不同,會令我們的心臟健康略有差異。比如說,如果單純進食紅肉,就會通過一系列代謝過程增加體內TMAO水平,從而使得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而進食魚和蛋類則其風險相對較低。因此關于在日常生活中的肉類搭配,郭主任建議大家可以采取“魚、蛋類為主,紅肉為輔”的方式。

盲目減肥可能會毀了心臟

這些年來,膽固醇和心臟病一直都被關聯在一起,而肥胖又與高膽固醇相關聯,因此不少人認為,只要體重超標,就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與其要去煩惱“怎么吃”才更有益健康,有人索性就選擇“少吃”或者“不吃”,有這種“不科學”想法的人肯定不好。但不久前有研究指出,相對于肥胖的人,體重大起大落的人易患心臟病。

若按著夢想中的“劇本”走,“節食”本應該讓人變得更加輕盈、并可以改善心臟功能的,但實際上卻是——在改善之前先惡化了——卡路里攝入的突然降低,會導致身體不同部位脂肪被溶解后進入血液循環,然后被心肌吸收。心肌從脂肪或血糖中吸收動能的,但是如果吸進去的是大量的脂肪,就很容易會損害心臟功能。

“通過嚴格控制飲食減少熱量攝入來減肥,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體重經常變化,會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及血流動力學改變,對心臟產生不利作用,影響心室重塑,導致心室結構和功能改變,包括舒張功能障礙和心力衰竭。”郭主任告訴記者,一項由22位美國科學家所進行并發表在《肥胖癥評論》研究表明,飲用含糖飲料會增加與肥胖相關的疾病風險,而攝入相同熱量的淀粉則不會。“對減肥人群來講,應更加關注所吃的食物種類及營養價值,而不是只盯著它所含有的熱量。因為某些飲食成分或模式,可能會通過額外的機制,來促進人們變得肥胖或者患上心血管代謝疾病。”

體重超標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可能性,這樣講并非完全沒有道理,但郭主任同時指出,體重超標并非就一定是肥胖。“多項研究表明,心臟病與腹型肥胖更密切,在給定的體重指數下,腹部脂肪分布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關,簡單來講就是腹部肥胖者比臀部肥胖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想要減肥不傷“心”?郭主任的建議是——控制總進食量,采用混合的平衡飲食,如含有適量的優質蛋白質、谷類、新鮮蔬果、適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油煎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少吃甜食。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