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為農村食品安全大掃除
最近,浙江在全省范圍內發起了一場打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的運動,重點打擊假冒食品、侵犯“山寨”、假冒食品、“三無”、質量低劣和保質期過長等違法行為,以確保春節期間農村食品消費安全和市場秩序。
據報道,從去年12月14日到今年1月18日,全省共派出44982名執法人員和62760名檢查員。檢查食品生產主體12083家、經營主體64957家,檢查各類市場2894個;查處假冒偽劣食品案件798件,貨值1121.22萬元,罰沒金額392.81萬元,刑事立案28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67人,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
其中,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主體和集市、批發市場為本次執法中的重點整治對象,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食品為重點整治品類、食品假冒、侵權“山寨”、食品假貨、三無食品、劣質食品重點違法違規行為。
打假之余,更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設立知識展板及現場咨詢等形式,在農村集市、城郊結合部、偏遠山區等廣大農村區域,宣傳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常識,提高農民對假冒偽劣食品的辨識能力,曝光典型案例,加大震懾力度。此外,還對廣大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開展培訓,提高其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經營水平,各地共組織開展食品生產經營者培訓次數1598次,組織開展宣傳活動次數4257次,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申訴舉報1594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89.27萬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