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葡萄籽可以抗癌、抗氧化? 小葡萄籽真有這么多功效嗎?

2019-01-16 11:15:00 來源: 人民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日前,被稱為“百億保健帝國”的權健集團被立案偵查,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人被批準逮捕。權健事件揭開保健品營銷亂象。新華社報道稱,當前保健食品商標虛假標識行為嚴重,肆意夸大功能。專家提醒,面對保健品的宣傳,消費者切記:保健品只是食品,不能治病。

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近年來被制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小小葡萄籽真有這么多功效嗎?

先說抗癌,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李鐸解釋說,“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

再說抗氧化,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張田表示,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低毒性抗氧化劑,可降低細胞內游離氧自由基,改善細胞氧化應激狀況。“長期吃這類保健食品有一定抗氧化作用,但沒有宣傳中說的那么神。”張田坦言。

實際上,原花青素廣泛存在于植物的皮、殼、籽中,比如葡萄籽、蘋果皮、花生皮、蔓越莓中。張田說,正常人保持均衡的飲食就行。無論何種營養素,在人體內過多或過少都不好。

白藜蘆醇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上世紀90年代初,人們發現法國人日常飲食中常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但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卻相對較低。于是推測,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自此,白藜蘆醇便被商家宣傳為具有“抗衰老、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的“神藥”。

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邊原曾對媒體表示,白藜蘆醇所謂的抗氧化功效還未經人體試驗證實,“在動物試驗和體外細胞試驗中,科學家確實發現白藜蘆醇有一些抗癌、延壽作用,然而要說白藜蘆醇‘對人有用’還為時過早。”

2014年,科學家對人體攝入白藜蘆醇的水平及各種慢性病導致的總死亡率進行研究分析,結果發現,膳食攝入白藜蘆醇和長壽、炎癥、癌癥以及心血管健康并沒有明顯相關性。

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保健食品分會副主任委員孫桂菊介紹說,我國批準的保健食品的27種功能中并沒有“軟化血管”“抗衰老”這兩項功能,因此不可輕信號稱具有這些功能的保健食品。

膠原蛋白讓皮膚更有彈性?

膠原蛋白是一種蛋白質,是皮膚保持張力和彈性的“秘密武器”。遺憾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的合成會逐漸減少,皮膚也會跟著起皺、變松弛。于是,人們試圖通過口服膠原蛋白類保健品向皮膚皺紋宣戰。

其實,膠原蛋白很難被人體直接吸收。此前有研究指出,水解膠原蛋白更易被人體吸收,比如膠原蛋白肽,它的氨基酸鏈較短、結構小。“從理論上講,小分子肽類比未水解的蛋白質更易被吸收。”孫桂菊說。

那么,口服水解膠原蛋白究竟能否改善皮膚狀態呢?“這很難明確回答‘是’或‘否’,因為生命科學本身就非常復雜。以一款藥為例,對這個人有效,未必對另一個人有效。”孫桂菊強調。

拋開“吸收”問題,是否有必要服用膠原蛋白類保健食品本身就值得考量。張田指出:“膠原蛋白屬于非優質蛋白。”盡管有研究稱,膠原蛋白的美容功效在小鼠等動物身上得到驗證,但人體和這些動物不可等同。

更重要的是,皮膚的總體情況取決于機體的整體營養狀況及外界環境等因素,不是僅靠吃膠原蛋白就能解決問題。“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元素。”張田表示,營養的消化吸收存在木桶效應,如果其他營養元素缺乏,服用膠原蛋白的效果也不會好。實際上,公認的護膚“圣經”是做好防曬,防止紫外線損傷皮膚造成膠原蛋白的斷裂。

保健食品并不以治療為目的

無論如何,有一點毫無疑問: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病。遇到聲稱能治病的保健食品,可以斷定為騙子無疑。孫桂菊強調,要理性對待保健品,明確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藥品,不以治療為目的。“很多人問我保健食品有什么用,我會反問‘你希望它有什么用’?如果把它當成藥品,當然就沒有用了。”孫桂菊表示。

“如果飲食均衡,其實沒有太大必要服用保健食品。”張田說,想要調節機體功能可以適當服用保健品,但要保證產品正規,且按推薦劑量吃。此外,要關注保健食品中的成分及含量,防止服用的營養素有重疊造成某種營養素過剩。

通過感知身體或精神狀況,或者去醫院營養科做評估,可以判斷身體缺乏何種營養素。張田建議,購買保健食品時要認準保健食品批號,選擇大品牌,帶有藍帽子標志的通常比較靠譜。

據《科技日報》代小佩

保健品代替不了健康生活

鏈接

保健品的概念是伴隨人們生活質量改善而來的,反映了人們對自身健康有更多的關注。

據中國保健協會此前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占了五成以上。

在保健品發展迅速、監管不足的情況下,消費者應怎樣選擇?美國人的心態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對多數美國人而言,他們很明確一點,就是保健品非藥品,不能治病。在此基礎上,美國人一方面相信保健品并非都是“騙子”,像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抗氧化劑等“膳食補充劑”,對特定人群來說的確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它們的意義在于:如果你不能做到飲食全面均衡,以至于缺乏某些微量營養成分,那么“補充”這些東西確實有助健康。另一方面,美國人也在反思對保健品的態度。美國癌癥研究協會營養教育主任波爾克認為,健康而均衡的飲食,比吃任何保健品都來得有效。保健品營養再豐富,也比不過天然食品所含的數千種營養元素。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