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外賣食品重味道更要重安全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外賣成為消費熱點。一方面外賣種類繁多、花樣齊全,各式網紅食品滿足了年輕人的味蕾;另一方面送餐上門節約時間、省了路程,也滿足了工作繁忙的人們的需求。
但外賣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也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時多了一分隱憂。
雖然國家相繼出臺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各地也加強了對網絡餐飲服務的監管,但由于種種因素,網絡餐飲服務仍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外賣食品來源、商家資質、制作環境不明等因素導致了外賣食品安全的不可控。如果僅僅依靠好評、差評去斷定外賣食品的好壞有點不太靠譜。
“民以食為天”,為外賣食品安全保駕護航需要相關部門監管,并根據其特性作出相應部署。目前有些省市保障外賣食品安全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如定期對網絡訂餐篩查,排查網絡訂餐安全隱患;定期統計分析網絡外賣平臺違規違法行為,督促網絡餐飲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與信息公示,依法對違規行為進行處置;相關部門定期向外賣銷售平臺通報情況,加大對違規行為懲處力度等。同時,一些外賣銷售平臺也制作了“安心簽”等護航食品安全。
對于商家來說,制作品質優良的外賣食品相當于給自己做一份廣告,網絡評價的好壞直接影響實體店的客流量,所以在重視食品味道的同時更要注重食品安全。而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擦亮眼睛,對發現的外賣食品安全問題堅決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網絡訂餐時要選擇正規網站,拒絕購買“三無”食品。
保障外賣食品“舌尖上的安全”關乎你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