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盒馬鮮生深陷“標簽門”值得反思 標簽作假時有發生如何防范

2018-11-30 10:09:00 來源: 中國產經新聞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最近一段時間,作為生鮮新零售項目的領軍者,盒馬鮮生卻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盒馬鮮生大寧店被曝出將過期數天的胡蘿卜“偷換標簽”,11月19日,上海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表示,已對該事件立案調查,對盒馬所有產品的標簽情況進行檢查,并對后續現場可能產生的投訴舉報安排專人進行處理。21日,盒馬創始人、CEO侯毅在社交媒體上發致歉信稱:盒馬上海區總經理負有管理責任,就地免職,盒馬開始在所有門店開展自查,進一步完善操作標準。

標簽作假時有發生

自誕生之日起,盒馬的“標簽”就是新鮮優質,有些產品甚至宣稱“日日鮮”,商品售價也明顯高于其他超市。

但在11月15日,有消費者在盒馬鮮生看見工作人員更換商品外包裝的日期標簽,被換下的標簽日期為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被換上的標簽日期為11月15日,相比原先的標簽最多晚了6天。之后,該市民向靜安區市場監管局舉報。

“擅自更換食品標簽,是性質非常嚴重的欺詐行為。其侵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而且還有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和生命健康權。”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盒馬生鮮打的就是新鮮牌,消費者之所以愿意花更多的錢去選擇盒馬生鮮,就是認為其銷售的生鮮產品相對更有品質保證。但盒馬生鮮卻辜負消費者的信任,出現如此缺乏誠信的嚴重問題,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盒馬生鮮的商業信譽。

事實上,食品更換標簽、虛構生產日期的行為長期存在。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統計,早在2012年就有媒體曝出某超市的過期清美豆制品被替換了新包裝,打上新標簽;聯華超市在2016年因頻繁出現兩個日期被法院以違反食安法判決10倍賠償;2017年,因銷售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食品,濟南經十路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被食藥部門累計罰款13萬元。據悉,相關裁判文書在近三年多達上千件。

而從國際來看,即使在食品監管公認嚴格的日本,也無法完全杜絕換標簽現象。著名的“白色戀人”餅干在2007年被曝出篡改保質期,故意將產品保質期延長了一個月,同時還在公司內部的其他產品上查出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公司自主回收產品,社長引咎辭職;生產日本老牌點心的赤福株式會社也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有篡改生產日期行為,導致赤福餅銷售一落千丈。

“商超擅自替換日期標簽事件確實時有發生,而且已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商品的一大顧慮。”陳音江坦言,這種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關鍵還是利益驅使。標簽日期直接關乎商品價格,特別是一些生鮮食品,新鮮價差不多是正常市場價的兩倍,而過了一兩天就會打五折處理,如果過了保質期,不僅完全不能銷售,還可能因銷毀過期食品而產生其他成本。在如此明顯的利益面前,不少商家選擇了冒險違法替換標簽,謀取非法利益。

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情形的出現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食品本身保質期的制定較為嚴格,存在尚未變質但必須廢棄的情形,這對于商超方也造成了一定損失;二是要考慮監管層在審查這方面是否并未起到警示作用,是否需要加強。“此外,還應考慮維權成本是否依然存在困難,超市內部是否存在售后,對于此類行為是否做到較好的保障措施、是否提供了雙方都能接受的賠償方案?”

監管仍有提升空間

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內容,對于“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此類經營者明知食品已經過期進行更改日期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且屬于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向消保委、食藥監等機構進行投訴,或是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要求經營者賠償損失并支付十倍價款或三倍損失的賠償金。商家也將面臨行政處罰或是消費者維權訴訟。”董毅智分析稱。

長久以來,在日常購銷活動中由于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糾紛不計其數,消費者的天然弱勢也推動我國法律逐步走向完善,執法力度不斷增強。近年來,消費者維權數量激增,與此同時媒體宣傳、社會輿論、“3·15”晚會等都在努力提升消費感受。但是,市場上依然存在牽涉食品安全的違規違法行為,這說明監管仍然存在一些漏洞。

“在改變食品生產日期的問題上,變質是經營者、生產者違規操作的結果,但不是只有變質的結果才可以追責,這是法律、法規的意義所在。”董毅智指出,要從問題著手,可以加強在銷售末端的審查;在大型商超內設立專門的賠償制度;支持dailytable模式的超市也可以減少浪費,提高食物、貨品的利用率等方面進行完善。“或許這樣的情況還會發生,我們只能期待有更嚴格的方式來規制這種行為,保護消費者的權利。”

而在陳音江看來,杜絕商家違法替換標簽行為,確實不能單靠企業自律,也不能完全相信企業推出一套所謂的溯源系統。因為單個或單件食品,只要更換一個標簽,就很難找到其真實的源頭。

對此,他建議,關鍵還在于對癥下藥。商家之所以違法替換標簽,就是為了謀取更多非法利益,除了通過技術防范之外,監管部門更要加大違法成本,一旦查清商家存在違法替換標簽行為,不僅要依法責令其承擔懲罰賠償責任,還要依法對其進行行政罰款、停業整頓、吊銷執照等處罰,讓其不敢再從事這種違法行為,甚至不能再從事相關的經營行為。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18600563206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