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食藥監局開展信用+食品藥品領域改革 建設食藥品信用體系
近日,市食藥監局、市信用辦聯合印發《宿遷市食品銷售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分類管理細則(試行)》《宿遷市藥品生產企業信用分類管理細則(試行)》《宿遷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信用分類管理細則(試行)》等三份文件,標志著我市食品藥品信用管理工作不斷延伸。
今年以來,市食藥監局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強信用管理工作要求和“誠信建設萬里行”接力活動方案要求,按照“以信用促監管、以監管強信用”的思路,加強食品藥品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是完善信用評價體系。積極開展信用+食品藥品領域改革,印發市食藥監局《信用2018行動計劃》,逐步探索“信用+餐飲”“信用+小作坊”等新型監管模式。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與市信用辦聯合出臺文件,將信用管理領域從食品生產、食品餐飲、藥品流通等環節拓展到食品流通、藥品生產、醫療器械等,深化從“重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后監管并重”的轉變。
二是謀劃信用管理架構。逐步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以行政許可、日常監管、飛行檢查、產品抽檢、專項行動、信息公示為主體的“六位一體”新型監管模式。對食品藥品安全信用信息的采集、發布及職責分工等進行明確,著力突破食品藥品信用制度建設、管理系統運行、信用成果展示等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具有宿遷特色的食品藥品信用管理體系,提升了我市食品藥品信用環境。
三是豐富信用建設載體。11月,市食藥監局自主研發的“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建設已經通過專家驗收,其中的信用監管信息化模塊將為我市食品藥品信用體系建設信息化、常態化、精細化提供有力大數據支撐。
四是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將企業信用承諾書在信用宿遷和市食藥監局網站進行公示,引導社會監督。出臺《關于對嚴重失信社會法人和自然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實施細則》,對存在監督抽檢不合格等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企業,實行“加嚴”管理,做到許可、監管環節無縫對接,實現信用管理閉環。將失信企業名單及失信行為報送市信用辦,納入整個社會信用評價體系管理,對失信企業進行聯合懲戒,多渠道規范企業生產行為。
年初,市食藥監局共評出食品生產企業一般失信21家,較重失信企業7家;一般失信零售藥店10家,較重失信零售藥店7家,評定信息及時對外公布并報送至市信用辦。近期,我局將有序開展2018年度食品生產等環節信用評定和公示作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