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不僅油鹽多還可能含有鉛?“油條”好吃是因為加洗衣粉?
膨化食品通常是以谷物、豆類、薯類、蔬菜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類休閑食品,常見的有米餅、薯片、蝦條等。它們外形可愛、口感酥脆,是廣受喜愛的一類零食,尤其在兒童青少年中很受歡迎。
隨著健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有些膨化食品含有較多的油、鹽、糖和食品添加劑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膨化食品還頻頻被曝鉛超標。這不前幾天,麥德龍就因所售薯片鉛超標等問題被罰了五萬多元。
鉛筆的“鉛”了解一下
鉛(Pb)是一種重金屬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存在,老百姓對它的了解大概主要來自“鉛筆”和“鉛球”這兩種東西。然而,它們雖然名字里帶“鉛”,卻都不是鉛做的。
鉛在工業上主要用于蓄電池制造、顏料生產等領域,還被用于制造放射性輻射的防護設備。鉛能通過金屬冶煉、煤炭燃燒、工業三廢以及汽車尾氣等途徑被排放到環境中,經呼吸道和消化道直接進入人體,或是先轉移到糧食果蔬中再被人吃進去。
膨化食品之所以容易被鉛找上,主要與其加工工藝有關,這類食品加工時需要通過金屬管道,在高溫下設備或管道中所含的重金屬會被汽化,就容易污染食品。另外,生產時使用的某些食品添加劑還可能使膨化食品中鋁含量也較高。
進鉛容易排鉛難
鉛進入人體后很難排出,研究發現其半衰期長達14年之久,也就是進入體內的鉛減至一半需要的時間。長期攝入鉛的話可在體內不斷蓄積,對神經、心血管、骨骼以及肝、腎等產生持續危害。
嬰幼兒和兒童對鉛的危害更敏感,很多研究表明鉛能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骨骼發育、神經行為、免疫功能以及聽力狀況。而且空氣中的鉛主要積聚在離地面較低的位置,正好是兒童呼吸的區域,所以空氣鉛污染對兒童的危害尤其大。
過去,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為鉛制定了一個健康指導值,即每周攝入鉛不超過多少便不會危害健康。
但2010年時JECFA將這個健康指導值撤銷了,原因是他們認為這個數值或許不足以保護人體健康,指出要盡可能降低鉛的攝入,也就是說越低越好。
如何減少鉛攝入?
1、人體接觸到的鉛主要來自環境,加強環境治理,減少鉛的排放,是降低鉛暴露的根本性措施。
2、購買的蔬菜水果認真清洗可以去除沉降在表面的含鉛顆粒。
3、給兒童購買質量合格的衣物和玩具,盡量避免使用顏色鮮艷的餐具,外出回家后應更換衣服,及時洗手洗臉。
4、多吃富含鈣和鐵的食物有助于防止鉛在體內蓄積。
5、膨化食品中的鉛可以通過改良生產工藝,采用不含鉛的設備、容器和管道等方式加以控制。
*本文源自馬博士健康團-王小丹博士
油條,不得不說是狠多人鐘愛的一種早餐,特別是上了年歲的人,豆漿+油條已經成為了習慣性早餐;關于油條,一種典型的油炸食品,酥脆且有質感;對于油條,社會上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言論;有的說油條不可以常吃,因為可能會致癌;還有的人說油條中存在洗衣粉,吃了之后對身體的損傷比較大。
就拿洗衣粉這條來說,其實是一則謠言,用洗衣粉制作出的油條很容易分辨,無論從質感還是從味道,根本不會有人去食用,更何談后面的危害。
所以,對于油條來說,可以吃,但一定要健康吃;減少食用量,炸制過程少放油;食用過程中減少咸菜等不健康食材的搭配;靠譜食用,拒絕威脅。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