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堿性食物能生男孩?“酸堿體質”理論害人不淺!
近日,美國一法庭判“酸堿體質”理論創始人RobertYoung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廣為流傳的“酸堿體質”理論被推翻。
在網上流傳已久的“酸堿體質”理論認為,人的體質有酸堿性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疾病。上海辟謠平臺近年來曾多次對此進行分析和辟謠。
首先,“人體分為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的說法根本不成立。上海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液總體pH值是在7.35-7.45之間,呈弱堿性,醫學上根本不存在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這樣的說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pH值低于7.35就是酸中毒,高于7.45就是堿中毒。也就是說,要是一個人真的屬于“酸性體質”或者“堿性體質”,就得趕緊去醫院治病了。
其次,人們也無法通過飲食去改變身體酸堿度。食物在化學上確實有酸堿之分,但是它們對于身體的酸堿代謝影響很小??破諏<以茻o心曾表示:“雖然營養學有研究表明,如日常攝入大量酸性食物,酸性代謝物增多,會影響到人體的酸堿平衡。但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是不會因為某天多吃了一斤肉就輕易變酸的,它有著很強大的調節系統,從消化到排泄,再到呼吸系統都會層層把關、配合,精密地控制著酸堿平衡,使體液處于一個很精確的弱堿性范圍。因而,通過食物來改變它的酸堿性,是很一廂情愿的想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根據“酸堿體質”理論衍生出的流言也有很多,如“多吃堿性食物能生男孩”“弱堿性水有利健康”等等,這些說法自然也都站不住腳。
謠言一:堿生男,酸生女
所謂“堿生男,酸生女”理論認為,酸堿性體質影響生男生女,而通過服用特定藥物可以調節體液酸堿度,從而控制孩子的出生性別。然而,就像上文說到的那樣,酸堿性體質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自然不存在影響生男生女的說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莊旭也表示,用藥物決定生男生女是不靠譜的,目前沒有研究表明存在某種能夠影響胎兒性別的所謂“秘方”。
謠言二:弱堿性礦泉水對身體更好
此前,不少網友的朋友圈曾被一張礦泉水酸堿性測試圖刷屏,測試人員聲稱喝弱堿性水對身體更好。實際上,早在2016中國食品辟謠論壇上,“飲用水酸堿度會影響身體健康”的說法就被食藥監總局及相關專家所辟謠。高級公共營養師楊可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體血液pH值在7.35-7.45之間,屬于弱堿性,所以商家抓住了這個賣點,建議大家補充弱堿性的水;其實在人體內,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代謝系統,可以雙向調節酸堿,使體內的不同部位的酸堿值始終保持穩定。
市場上銷售的各種水由于水源地不同、礦物質成分含量不同,的確有酸性堿性之分。但食物自身的“酸堿性”和它的“致酸堿性”(“致酸堿性”是經人體消化吸收后新陳代謝形成的產物的酸堿性)是不一致的,有時甚至相反。因此,在保證水質安全的情況下,水的酸堿性對于身體的健康基本無影響。
謠言三:鴨梨水、檸檬水能抗癌
這幾年,網上反復流傳一條“熱鴨梨水能治療癌癥”的帖子稱,北京陸軍總醫院陳惠仁教授強調,熱鴨梨水是堿性水,對身體有益,還能抗癌。網帖在流傳過程中,鴨梨水還一度被替換為“檸檬水”“苦瓜水”等。
首先,傳言中提到的陳惠仁教授本人在今年3月已對此辟謠:此前流傳的此類網文都是假冒其名義所為。此外,熱鴨梨水屬于堿性水、能夠抗癌的說法,也沒有根據。騰訊“全民較真”曾對此謠言分析稱,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對某種植物所含成分的分析和推理,就得出它有抗癌功效;也不能只依據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的結果,就想當然地認為對人體有效。謠言稱“熱鴨梨水中的抗癌物質能補救所有類型的癌癥”,但事實上,化療藥、靶向藥物這些明確有效且在臨床廣泛成熟應用的抗腫瘤藥物,都只對某些癌癥有效而不可能對所有類型的癌癥有效。
謠言四:空腹吃水果可殺毒、美容
網上流傳著一篇“北京301醫院田院長”供稿的文章稱:“一定要空腹吃鮮果,水果到了身體中會變成堿性……可以起到殺毒作用,助你美容、長壽,還能治愈癌癥。”
事實上,這也是一篇早已被醫學界辟謠的“偽科學”養生文。水果應該飯前吃還是飯后吃,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所選水果的特點來定,并沒有什么嚴格規定。此外,“堿性食物能抗癌”的說法也根本沒有依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大內科主任朱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喝堿性水、吃堿性食物不能預防腫瘤,身體本身會做出精細的調整,處在最合適的狀態,通過一般的飲食很難改變身體的酸堿環境。人們生活中應均衡飲食,而不是偏酸或偏堿,否則可能造成酸中毒、堿中毒。
部分資料來源:蝌蚪五線譜、北京晨報、全民較真、中新網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