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打造“陽光食品”PPP項目 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昌吉新聞網訊(通訊員買苗)近年來,昌吉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通過打造“陽光食品”PPP項目,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昌吉市樂活小鎮老安胡辣羊蹄店,經營戶海霞一大早就開始準備食材,葷素分開、生熟分類,透過玻璃墻,廚房的衛生狀況和烹飪過程清晰可見。
常來光顧這里的顧客藍英說:“這個店里的廚房是開放式的,能讓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操作過程,所以我們吃得放心。”
不僅如此,這家店的廚房還安裝了攝像頭,食品操作人員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控之下。
2017年,昌吉市在全疆率先推行“陽光食品”PPP項目,通過打造“陽光食品”視頻系統,形成監管方式信息化、社會監督透明化、加工流程規范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已有500多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運行“陽光食品”視頻系統,預計今年年底實現全覆蓋。
昌吉市還加大農產品安全監管力度,要求各大商超每天對進場農產品進行抽樣自檢,并在商超顯眼位置公布自檢結果。同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嚴把市場出入關,加強對重點食品的監督抽查力度,發現不合格農產品當即責令下架并查處。
對此昌吉市華洋超市副店長張榮說:“按照昌吉市食品監管要求,我們超市建立了蔬菜檢測室,并且安排兩名人員赴昌吉市檢測中心進行學習,每天都會對進場的蔬菜水果進行快速檢測,確保食品安全。”
據昌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李迎華介紹,監管部門在檢測農產品過程中,主要嚴控農藥超標問題,在流通環節,嚴格檢查驗收索證索票和供貨商機制,只有各個環節都合格,才能將這些農產品供應給超市。
近年來,昌吉市堅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戰略思想,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最嚴謹的標準,落實最嚴格的監管,執行最嚴厲的處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今年,昌吉市積極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共查處各類案件280件,其中食品案件190件。巡查食品生產企業128家,建立信用檔案28家,使食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