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澳洲校園幾乎“變態”的食品安全管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2018-11-20 15:07:00 來源: 搜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看點民以食為天。然而,在當下,食品安全領域頻頻爆出令人不安、憤怒的新聞。除了追責,更要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和健康的未來。澳洲中文學校校長Jessica, 在下文中介紹了澳大利亞的食品安全監管政策和做法,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眾所周知,外國飲食以簡餐為主,與味道豐富、熱辣刺激的中餐風格迥異。

而孩子們吃得就更簡單了,不管是自帶的午餐盒,還是學校、幼兒園提供的餐點,大部分都是切塊蔬果、三明治和煎、煮的肉類,偶爾配有酸奶和奶酪。很多中國家長,包括自己就在澳洲當老師的筆者,每每看到四五歲的小孩子啃生胡蘿卜條、喝涼水時,還是會有一種“心酸”的感覺。

但不管口味多么令人失望,校餐的食品安全卻很少讓澳洲的家長感到擔憂。轉念一想,與假冒偽劣、食物中毒比起來,好不好吃似乎又沒那么重要了。

其實澳洲安全衛生的校餐體系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建立在細致的法律法規和嚴格控管的基礎上。接下來,筆者就從當地社會食品安全的大環境入手,分析為什么澳洲校餐安全系數讓人放心,最后再來分享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西方兒童飲食觀念。

在澳洲,食品安全是一道是非題

2018年9月,澳洲超市爆發草莓藏針事件,昆士蘭州果農大規模召回并銷毀草莓以防危害擴散,政府撥款100萬澳元援助果農。

2017年6月,新南威爾士州奶農因出售未經消毒的生牛奶,被處以5萬澳幣罰款,并勒令關閉農場。

2015年3月,墨爾本某華人餐館因菜品中混入蟑螂,且廚房衛生不達標,被處以7萬澳幣罰款,并勒令停業整頓。

這幾個案例很好地展示了,在澳洲食品安全并非選擇題,而是一道關乎商家存亡的是非題。商家一旦犯錯,面臨的往往是毀滅性的懲罰,甚至倒閉。

記得筆者還在念書的時候,在墨爾本某知名連鎖面包店兼職。剛入職的時候,筆者非常不理解面包師們為什么要一日多次、日復一日地記錄冰箱的溫度,后來才發現,這是總公司的硬性要求,并且會派專員突擊檢查。曾經有一位實習面包師下班前忘記記錄冰箱溫度,第二天這位身高將近兩米的大男孩被經理批評到痛哭失聲,甚至差點丟了工作。

澳洲的食品安全掌握在一個復雜而嚴密的體系手中,它秉持著“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管不到”的精神,對食品的生產、再加工和販售進行全方位的監管。以筆者所在的維多利亞州為例,負責食品安全的各級機構包括但不限于:

·全國范圍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安全標準》;

·維州通用的《1984年食品法案》;

·食品法案違例登記;

·各級區政府每季度向州政府遞交的食品法案施行報告;

·維州特別食品安全監管(肉類監管和乳制品監管)。

這些機構為食品有可能存在風險的每一個環節都制定了法律法規,包括:

大部分的規定會使用具體的數字,避免誤讀或法律漏洞,比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食品安全標準》對“熱食如何冷卻”是這樣規定的:

對于違反規定的商家,除了處以罰款和停業整頓等后果,他們的名字、地址、違例細節和處罰等還會被公布在政府網站上整整一年,以示懲戒。這種做法在英文中稱為name and shame,意為將某種錯誤公布于眾,接受民眾指責。

兒童是弱勢群體,需格外保護

對于弱勢群體格外關懷是西方社會的傳統,在澳洲也不例外。由于兒童尚未獲得完整的行動自主力,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在澳洲,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通常被歸類為弱勢群體。

還是以筆者所在的維州為例,所有的食品類經營業者都需要在政府注冊,并按照食品安全的風險程度分類,接受不同程度的監管。幼兒園(5歲以下)跟醫院一起被歸為風險最高的1類,中小學餐廳則被歸為一般零售業型的2類。不僅沒有合法注冊的商家會被嚴格處罰,連改變經營分類但沒有在14天內通知政府的商家也會被處以9671澳幣的罰款。

所以在澳洲,保證兒童食品安全不僅是一句口號,其嚴肅程度堪比防范惡性犯罪。

由于澳洲孩子對堅果過敏非常常見,大多數的幼兒園都嚴格禁止將任何堅果或堅果類制品帶入園中。記得筆者在某幼兒園實習的時候,一位資深老師無意中從家里帶了兩顆榛子,隨手放在辦公桌上。雖然該老師沒有食用這兩顆榛子,但被經過的家長拍照取證并投訴至政府部門。當政府開始到園調查時,不亞于帶來了一場地震,每個人都如臨大敵。事件的結果是老師辭職,幼兒園評分降級,并公布于眾。

與醫院一起被歸為食品安全最高等級的幼兒園,不僅要像一般的商家一樣在市政注冊,指派食品安全專員,并確保相關員工具有全國認證的食品處理資格證,還要達到下面各項嚴密的要求:

·每年都在市政重新注冊;

·在首次注冊和轉換經營所有人時接受市政的入園視察;

·專門編寫《食品安全方案》(不可使用政府提供的普通模板),并在園內常備一份紙質文件;

·每年接受兩次強制審查,一次為市政審查園區狀況以及該園是否遵守其《食品安全方案》,另一次為衛生部門的抽查。

雖然中小學餐廳沒有被歸類在最高等級,但也要像同為2類食品經營的一般商家一樣,接受政府和民眾的公開監管。由于澳洲家長普遍深入地參與學校的組織和運行,餐廳和食品的狀況幾乎透明,學校不敢也沒有辦法為任何不法操作提供遮掩

學校在經過了政府的注冊、審查之后,依然要按照嚴格的衛生安全細則進行操作,才能保證每天向孩子們提供放心的餐點。其中,關鍵步驟如下:

1. 原料采買

圖中展示的幼兒園食品處理流程圖,由澳洲新南威爾士州食品安全部門提供。我們可以看到,原料采買是學校供餐的總源頭,需要慎之又慎。

在澳洲,食材質量通常不存在太大的隱患,這是因為一旦出現問題,懲罰的力度之大,對于商家幾乎是毀滅性的。比方說,如果食材的標示不清楚、不完整或者存在誤導性,個體商家會面臨4萬澳幣的罰款,而公司罰款會高達20萬澳幣。在這種高壓下,很少有人敢暗度陳倉。

即使如此,每個州的食品安全部門依然明文要求幼兒園和學校向最值得信賴的供貨商采買原料,并且要做詳細的記錄。同時,學校需要向供貨商詳細說明食材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以怎么樣的狀態送貨。

政府部門對食材送貨的的統一溫度要求為:

·冷凍食材不可化凍變軟;

·保鮮食材需在5度以下;

·熱食需在60度以上。

同時,學校要定時檢查食材到貨的溫度是否符合上述標準,一旦溫度不符,或者食材包裝有破損,必須退貨,并作詳細記錄。

2. 原料儲存

購買到有質量保證的食材只是安全校餐的第一步,如果在原料的儲存上掉以輕心,依然會將本來安全的食材變成毒藥。

每年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都會為食品的不當儲存開出大量的罰單,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常見的原因包括:

·打開包裝的食材沒有封口存放;

·分裝儲存的食材沒有標注使用期限;

·食材放置在地上;

·存放食材的空間衛生不達標,或有蟲蟻;

·食材距離化學制品過近;

·等等 ……

甚至取用食材的器具如何選用、清洗、存放和冰箱、廚房的溫度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避免細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3. 食品烹飪(包括準備和冷卻)

當進入了烹飪階段,澳洲的食品安全部門對于溫度和個人衛生就有幾乎“變態”的細致要求。

在溫度的監控上,最重要的有這么幾項:

·食材最好在冰箱內化凍,如果在5度-60度的室溫化凍,最多不可超過4小時;

·食材一旦化凍,不可重復冷凍;

·任何冷鮮的食材,比如雞蛋、乳制品和肉類,都不可在室溫條件下存放超過4小時;

·任何餐點都需加熱至中心溫度超過75度;

·餐點冷卻要遵循“2小時(60度降至21度)、4小時(21度降至5度)”原則,如需冷凍,需在48小時之內進入冷凍箱。

至于個人衛生,讓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洗手這件事。當筆者還在面包店兼職時,幾乎每做一個動作就要洗手才能再碰面包。除了觸摸錢箱、苕帚和其他清潔用品以后要洗手,就算不經意地撩了一下頭發,捂著嘴咳嗽一聲,甚至與同事握手、擊掌后,大家都會馬上去洗手。其他具體的規定還有很多,比如下面的海報所示:

4. 信息記錄

幼兒園和學校在上述的幾乎每一個步驟,都被食品安全部門要求做詳細的記錄。不管是供貨商、收/退貨,還是菜單、烹飪步驟,甚至是每天冰箱的溫度、冷凍餐點的數量和保質期,所有的信息都要完整、準確地被記錄下來,并且有效地存放,以便監管部門的核查。

所有處理食品的員工之所以要兢兢業業地作記錄,不光是因為他們具備了強烈的安全意識,更因為一旦監管部門發現此類信息缺失,就會毫不留情地開出罰單,比如:

·缺少基本記錄,初犯罰款3224澳幣,再犯罰款增至五倍為16119澳幣;

·銷毀或損壞該類信息記錄,個體商家罰款9671澳幣,公司罰款48357澳幣。

正因如此,筆者上文提到的忘記記錄冰箱溫度的實習面包師才會陷入幾乎被解雇的麻煩。

兒童既要吃得安全,又要吃得健康

在澳洲,校餐的安全性幾乎不存在隱患,在網上筆者也找不到任何關于孩子在校用餐導致食物中毒的案例。

但是,澳洲社會對于兒童飲食的關注并沒有止于安全性。近年來,民眾對于“健康飲食從小開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也在大力推行健康校餐。在這里,筆者也根據澳洲政府網站上發布“全國健康校餐計劃”,來分享幾種方便易行的做法:

A 了解基本的營養學知識

除了基因的先天影響,人體發育和健康完全建立在營養學的基礎上。我們只有懂得了基本的營養學,才能為孩子提供最科學、健康的飲食。

下面的圖片就是澳洲在全國推行的《健康飲食指南》,里面列出了我們每天所需的各類營養、獲得途徑以及兒童的推薦攝取量。

除了圖中的信息,澳洲營養學界還強烈建議減少兒童對鹽、糖和油脂的攝入,并且建議保持充足的運動和睡眠,促進營養的有效吸收。

B 識讀食品標簽

逛街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通過閱讀標簽了解衣服的面料和護理方式,但是,對于食品,卻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列在標簽上的營養信息。

如果想要避免吃到聽著健康,實則以高糖、油炸或大量添加劑來增加口味的“偽”健康食品,我們就要學著識讀食品包裝上的小字。

2014年開始,澳洲更在食品行業引入了一項名為“健康星級評分”的標示系統,在包裝正面以星星的顆數直觀展現該食品的健康系數。

C 值得借鑒的西方飲食觀念

生活在全球化的時代,對于每個人都是非常幸運的事,眼界的拓展和信

息的交流能讓我們有了更多改善生活方式的機會。雖然東西方飲食風格有異,但是西方有很多先進的兒童飲食觀念值得我們借鑒,比如:

·從小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意識。

·為孩子選擇食品時,盡量控制其烹飪和調味。水是最好的飲品,新鮮蔬果是最好的零食,甜食和油炸食品則可以留到特殊場合(比如聚餐、生日會等)。

·找機會與孩子一起逛市場,培養他們對天然食材的認識和喜愛。

·只要保證潔凈衛生,冷食不會導致孩子腹瀉,比如三明治、沙拉、生鮮蔬果等。在炎熱的季節,冷食反而比熱食更不容易滋生細菌。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18600563206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