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快檢室開展開放日活動,為市民提供“你送我撿”服務
2018年,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按照上級部門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主動作為積極擔當,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廣東省食品安全示范縣為抓手,積極探索監管新模式,在全區構建多形式、多方位的食用農產品檢測網,做好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衛士。
“1+10+175+N”體系構建三個層次立體檢測網
自2015年以來,寶安區構建了“1+10+175+N”食品檢測體系,以“快速檢測室、流動檢測車、監督抽查”三個層次,含企業、街道、區食藥局,建成食品安全立體檢測網。其中“1”是指在全市首創建設1個食用農產品快檢點監管平臺和1個區級食品快檢實驗室;“10”是指在全區10個街道各配備1輛食品快檢車和1個食品快檢室;“175”是指在全區農貿市場、商超及配送公司建立175家食用農產品快檢室;“N”是指積極統籌和協調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部署的各類食用農產品抽檢任務,并根據寶安區實際,制定計劃,開展補充定量抽檢。
食用農產品快檢點監管平臺可以加強對全區各快檢點的后續有效管理,掌握和分析各快檢點食用農產品檢測數據。區級食品快檢實驗室作為全區食品快檢工作的“指揮部”和“總基地”,實現對21個食品種類和30項檢驗項目的快速檢測。10輛快檢車的檢測品種包括一般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中的蔬菜瓜果、畜肉、禽肉、水產品,共20大類118個品種,每年度完成5.4萬批次的食品快速檢測任務。今年1至10月份,全區快檢車共抽檢食品(含食用農產品)75785批次,75089批次合格,合格率為99.08%。
在寶安全區農貿市場、商超及配送公司建立的175個食品快檢室,占全市的37.9%,居全市之首。同時寶安區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區農貿批發市場快檢點建設全覆蓋。2018年1月至10月,接入平臺各快檢點共自檢37.2868萬批次,37.2473萬批次合格,合格率99.89%。2018年1月至10月,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統籌協調開展食用農產品定量檢測約1.05萬批次,合格率約97.6%,預計全年全區食用農產品定量檢測覆蓋率為4.5批次/千人,達到香港水平。
此外,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核撥經費1000萬元,用于寶安區今年食用農產品(省局定點抽檢場所)快檢工作,預計至少快檢20.9812萬批次,同時還有全年非定點快檢任務5.5萬批次。寶安區充分發揮“1+10+175+N”檢測體系的作用,截至今年10月底,全區快檢食用農產品共約70萬批次,檢測總量居全市首位。
完成10個快檢室建設 打造科普宣傳親民陣地
為提升全市基層食品安全快檢能力和快檢覆蓋面,2017年11月16日,深圳市食品安全“一街道一快檢車一快檢室”建設工作推進現場會在寶安召開,會上副市長黃敏要求,參照寶安樣本,在全市施行各街道標準化配備食品快速檢測車和食品快速檢測室項目。
按照“制度+科技+責任”的總體思路,寶安突出科技引領,強化技術支撐,不斷加大食品安全保障力度,自今年初,由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牽頭推進落實全區“一街道一快檢室”的建設工作率先啟動,今年4月起各街道快檢室開始運營,至此寶安區率先完成10個街道快檢室建設工作,其中7個為A級、3個為B級。
今年以來,快檢室按質按量完成快檢工作,并與快檢車運營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發揮好重大民生工程作用;同時各街道快檢室配合食藥監管部門開展應急和輔助性工作,并作為科普宣傳陣地,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和市民免費送檢等民生實事活動,營造食品安全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圍。截至今年10月底,全區10個街道快檢室共快檢4.4422萬批次食用農產品,發現陽性483批次,全部予以銷毀;共接收市民送檢數1043個,接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5次105人,接受媒體采訪報道5次,組織市民、學生參觀快檢室31次696人,開展進社區、進校園活動34次6503人,一街道一快檢室已經成為各街道、社區食品安全科普宣傳親民陣地。
扶持補助175家快撿點 實現全覆蓋全方位抽檢
為了推動各食品經營商家自檢自測,發揮企業食品安全監管的主體責任,自2015年以來,寶安農貿市場、商超和配送公司共計建立175家食用農產品快檢點。寶安區委區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并制定《寶安區食用農產品快檢點扶持補助資金實施辦法》。有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寶安區政府共計對235家次快檢點發放補貼782.7萬元。
快速檢測是最基礎食品安全保護屏障,開展全年度的執法抽檢就是監督食品安全最細致的“守衛”。寶安采用全年食用農產品定量抽檢(即執法抽檢)和快速檢測相結合,采取定點與非定點單位抽檢相結合,以重點品種(根據不同季節,選取當季重點旺銷品種,包括蘋果、橘子、柚子、葡萄、梨等水果、蓮藕、豬肉、豆類、淡水魚類、貝類、番薯葉和枸杞葉等種植類產品、生蠔等),重點場所(包括農貿市場、大中型及連鎖商超、生活小超市、市場周邊小門店等),重點時段(包括元旦、春節前,端午節前,中秋、國慶節前,以及不同季節使用農獸藥情況)為切入點,白天、夜晚甚至通宵組織開展食用農產品各類抽檢,為實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技術支撐 開展“食用農產品周周查”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在全市開創先河,開展“食用農產品周周查”專項行動。該行動以技術為支撐,充分發揮各街道快檢車、快檢室和定量檢測機構的技術優勢,通過科所聯動,以點帶面,加大全區食用農產品的檢查力度。同時根據監管實際,發揮該項行動機制靈活多變的特點,在白天、夜晚甚至通宵適時開展應節食用農產品檢查、豬肉硼砂專項檢查、防控非洲豬瘟豬肉專項檢查等。截至今年10月底,開展18次專項行動,共計出動327人次,對23家市場進行檢查(其中包括三次通宵突擊檢查),快檢食用農產品713批次,陽性產品12批次,合格率98.3%,并監督抽檢食用農產品130批次。
為加強寶安區水產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用化合物行為,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寶安局成立水產品凈水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自今年4月至11月,開展全區水產品凈水專項整治行動。各項工作措施包括完善水產品經營戶的臺賬信息和簽訂協議書,開展違法線索摸排,召開約談、告誡會,加大宣傳力度,加大抽檢頻次,加強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理等,截至今年10月底,移送公安部門的水產品案件共計23宗,有效打擊水產品違法經營行為。
寶安日報記者 何柳 通訊員 柯漢輝 劉雯雯/文 記者 李立治/圖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