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饑餓感強烈愛吃宵夜 這些習慣都不健康
健康夜宵 大有學問
當下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有些人定期健身,有些人注重飲食,吃蔬菜水果、雜糧……但是,哪怕再仔細的人,一到上班就可能會身不由己,什么時候吃飯根本說不準。這時候,不少人都會跳過晚飯,直接吃夜宵。那么,夜宵該怎么吃?
俄羅斯媒體曾經發布過一篇報道稱,在良好的飲食習慣中,晚餐不應晚于晚6點。
報道稱,很多人會在晚上產生強烈的饑餓感,主要是因為白天的食物攝入量不足。白天飲食的不平衡會導致機體營養物質缺失,導致人產生潛在饑餓感。此外,心理因素也會導致饑餓感的產生。
晚上6點之后還吃很多東西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因為在人們夜晚睡覺時,機體多處于休息的狀態中,食物進入胃里后,腸胃卻不得不繼續工作。
此外,夜間消耗太多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肝臟和脂肪組織中糖的分解過程會被破壞,并且脂肪會在體內積累。
報道稱,合理的飲食方法能夠有效避免太晚攝入夜宵。首先,可以增加白天攝入食物的次數,大約5次。其次,盡量多樣化飲食,并關注飲食中蛋白質、脂肪等成分的含量。
另外,晚上可以適當進行散步、做瑜伽、看電視劇或者網上學習等活動,總之避免進食就好。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在晚上嚴格限制自己的飲食。
(據《法制晚報》)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