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驚呆!腸道中的細菌會影響全身健康 或可通過血液進入大腦

2018-11-15 15:53:00 來源: 新浪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你也許聽過“人如其食”這種說法,但或許就連150多年前發明這句話的人也不曾想到,這句話是多么正確??茖W家近日首次發現了人腦中存在細菌的證據,說明這些細菌是通過血液、從腸道轉移到大腦的??茖W家在分析死者大腦時,無意中做出了這項被贊為“令人激動”和“革命性”的發現。

上周,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圣地亞哥舉辦的神經科學學會年會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發現。該研究原本是為了比較精神健康的人與精神分裂癥患者大腦之間的區別。若經進一步實驗證實,這些發現將為我們提供一條研究細菌對大腦影響的新途徑。

大腦受周圍一層薄膜保護,不易被細菌和病毒感染。此前科學家一直認為,任何能夠突破這層保護膜的物質都會引發嚴重疾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羅納德?麥克格雷格博士(Dr Ronald McGregor)稱,此次研究發現“令人非常激動”。他在采訪中表示:“這就像在大腦中發現了一座全新的、有自己需求的分子工廠。”

我們知道,腸道中的細菌會影響全身健康,對體重、疾病風險、甚至焦慮癥和抑郁癥都可能有一定影響。哈佛醫學院今年六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甚至將腸道稱為 “第二大腦”,因為腸道可以大大影響我們的心情。但假如此次新研究沒弄錯的話,這些腸道細菌也許還可以通過血液到達大腦。

帶領該研究的科學家羅莎琳達?羅伯茨博士(Dr Rosalinda Roberts)一直在強調,這項工作尚未經過其他專家審核。此外,他們研究的34枚大腦都來自人類尸體,可能死后受到了細菌污染。不過,這些細菌在大腦中的分布方式、以及它們在所有大腦中的普遍存在,都說明這種現象并非偶然。

羅伯茨博士在觀察顯微鏡玻片時,屢屢發現其中有桿狀樣本。但她當時在尋找其它目標,因此一開始并未多加留意。但當她注意到每個大腦中都存在這種物質后,便發了一份樣本給一名細菌學家,結果確認,這些桿狀物質正是細菌無疑。

隨后研究人員展開了小鼠測試,觀察細菌能否在小鼠大腦中存活。結果發現,腸道中沒有細菌痕跡的小鼠,大腦中也不存在任何細菌。羅伯茨博士和同事們并不確定這些細菌是如何進入大腦的,但他們提出,細菌或許可順著血液到達大腦,然后在顱骨內部的神經纖維上安寨扎營。

馬里蘭大學的特奧多爾?波斯多拉什博士(Dr Teodor Postolache)指出:“對此還需開展大量研究。我對‘細菌可能在大腦中存活’這一點并不是特別驚訝。不過,若果真如此,那當然是一項革命性的發現。”假如這項研究得到證實,或許可以解釋此前的研究為何會在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大腦中發現細菌。(葉子)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18600563206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