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糖尿病患者一天三包煙 專家:當心腦梗!

2018-11-13 16:29:00 來源: 現代快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11月3日,2018年無錫健康文化大會暨“千名醫生服務十萬市民”活動在天然氧吧惠山古鎮景區舉行。南京市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共派出八位專家趕赴現場,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從上午八點到十一點為百名患者義診。不少慕名前來的市民表示:“沒想到在無錫能看上南京的專家,這場跨城市的義診太有愛!”

糖尿病患者一天三包煙

專家:當心腦梗!

早上八點,義診剛開始,一位老先生就來到南京市中醫院義診臺前,向南京市中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醫師黃霞咨詢。原來這位患者患有糖尿病,還是個“老煙槍”,“抽煙四十五年了,現在一天一包,以前一天三包。”他剛說完,黃霞立馬說,趕緊戒掉!抽煙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很高危的行為,極易引發腦梗。

糖尿病人為什么要戒煙?黃霞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吸煙有害健康,對心血管的危害更大,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本身就非常脆弱。“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管病變等并發癥。”黃霞介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普通人高,這就像是把血管長期泡在糖水里,血管會被腐蝕,繼而出現血管病變。除此之外,患者的神經也會在高血糖中麻痹,神經的敏感度降低了,患者的痛感自然也沒那么明顯,一些疾病的癥狀很容易被隱藏起來。

黃霞表示,香煙里的焦油會損傷人體血管的保護膜——內皮細胞,這層內皮細胞一旦損傷,血液里的一些垃圾就會沾到血管壁上,等垃圾越堆越多,血管就堵上了,腦血管堵上就是腦梗。

一次腦梗,他盯著一種藥吃了近20年

專家:別忘了復查!

南京腦科醫院的義診臺前也有不少患者,80多歲的劉大爺曾經做過垂體瘤手術,擔心會復發。南京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傳文詢問病史后發現,劉爺爺的垂體瘤不用擔心,倒是要小心腦梗復發。

劉大爺說,已服用了敏使朗這種藥物近20年,張傳文十分疑惑:“這是一種增加腦供血的藥物,不用服用這么久。”進一步追問后,他才知道劉大爺十幾年前發過一次腦梗,治療后一直吃這個藥,覺得自己身體挺好的,也就沒有復查過。

張傳文提醒,像劉大爺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患者,很容易產生腦梗不會復發的錯覺,其實這樣非常危險。他介紹,腦梗塞是五年內平均復發率在40%以上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一定要尋找和控制危險因素,“三高”人群需要堅持用藥。

針對堅持用藥這一點,張傳文強調,大多數“三高”患者覺得自己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就不把吃藥當回事,尤其是年輕人排斥吃藥,覺得一吃藥就是病人,最后出現了隨意停藥,導致出現嚴重并發癥。

三天前查出胃癌,幽門螺桿菌指標呈陽性

專家:全民抗“菌”很重要

30歲的王女士拿著一袋資料坐在了江蘇省腫瘤醫院的義診臺前,還沒開口,眼睛就紅了。江蘇省腫瘤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文旭了解后發現,王女士的媽媽三天前查出了胃癌,幽門螺桿菌的檢查結果為陽性。之前,她的媽媽一直有胃不舒服的癥狀,但沒當回事,沒有檢查。

胃癌和幽門螺桿菌有著什么聯系?文旭介紹,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存于人體胃幽門部位的細菌,已經被列入一類致癌物清單。感染了它,會出現噯氣、腹脹、反酸、食欲減退等癥狀,但許多人覺得是因為飯吃多了,就忽視了它,其實做個檢查很必要。這種細菌感染會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胃萎縮,嚴重可導致胃癌。

小小的細菌怎么揪出來?文旭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最好的方式是做胃鏡,可以詳細了解胃部的情況,如果害怕做胃鏡,吹氣檢測也可以查出幽門螺桿菌。他還強調,消滅這種細菌也不難,90%的細菌感染者經過1~2周治療后,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就能消滅干凈。文旭建議,少聚餐,最好用分餐制度。因為中國人喜歡一起吃飯,這樣的飲食習慣加大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一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家人都要接受檢查和治療。

這些人最容易被食管癌盯上

專家:過燙的食物是致癌物

江蘇省腫瘤醫院的義診臺前,四位專家接受了不少前來咨詢的患者。江蘇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振東表示,其實有的腫瘤是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鍛煉去預防的,還有一些問題能夠和身體共存,不需要太多的干預。

胡振東提醒:“很多高發癌癥與自身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生活習慣改變了,才能避免‘踩雷’”。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中國的食管癌發病率較高。

哪些人容易被食管癌盯上?胡振東說:“有段時間,我對我的食管癌患者做了個小調查,發現有一半患者每天的酒量在半斤以上。”他介紹,人的消化道有一層保護膜,酒喝下去,保護膜就沒了。接下來,這些刺激的東西會不斷刺激裸露的消化道,從而引發腫瘤。

愛吃燙的食物,也是食管癌的誘發因素之一。胡振東給出了一道選擇題:“一瓶超過65℃的純凈水和一瓶草甘膦放在你面前,你會選哪個,大家肯定會選水,但事實上,它們都是2A級的致癌物。”燙的食物有多可怕?他介紹,人的口腔食管溫度正常在37℃,耐熱溫度在50℃到60℃,感覺到燙,就說明溫度達到70℃或者80℃,食管被燙后,它表面的一層膜會脫落下來,再對它反復刺激,就會導致異常增生形成腫瘤。

現在很多人知道腌制食品要少吃、霉變的食物更不能食用,那么經歷了腌制和霉變這兩道工序的豆腐乳是不是食管癌的一大幫兇?胡振東告訴記者,豆腐乳發霉過程中產生的毛霉菌是可食用的,它不含亞硝胺。而且豆腐乳去掉了豆腥味和一些脹氣因子,同時把蛋白質分解成了各種氨基酸,還增加了一些維生素B族的含量,所以它還是比較有營養的。(胥林花 徐曉蓉 張明 梅書華 劉峻 張俊哲)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8

京ICP備09075303號-1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1號樓10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010-88825683  010-64972251   010-88825687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值班電話:18600563206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