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食用植物油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一點都不食用動物油真的好嗎
食用油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脂肪酸。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等動物油脂)、單不飽和脂肪酸(如花生油、菜籽油等)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芝麻油及亞麻油等)。武漢輕工大學教授何東平告訴記者,從目前食用油市場來看,最符合人體營養健康的食用油應當是食用調和油。它的各種脂肪酸比例已按營養健康標準配制好,營養均衡。對于喜歡物美價廉的消費者,選擇單品食用油較劃算。目前市場上的單品油各具優劣勢,消費者可在日常飲食中輪換食用,以補充營養、調適口味。
目前,人們對于食用植物油的認識還有些誤區。比如,認為橄欖油最貴,其營養價值也最高。對此何東平表示,橄欖油精煉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價格也就高。其實,優質的橄欖油是原生態的,無須精煉,主要是物以稀為貴。對于“精煉才是植物油質量保證”的說法,何東平表示,植物油提煉后維生素就會流失。多數植物油的確需要精煉以去除影響質量的諸多雜質,期間維生素會損失一些但非全部。
還有一些人一點都不食用動物油,何東平說,其實告別動物油是不可能的,肉、蛋、奶、魚中都含有油脂。而且動物油精煉過程中,膽固醇不可能從油脂中被去除。植物油吃多了也會導致肥胖等問題,所以應當適量攝入。一個人在平均每天動物性食品(肉、魚、蛋、禽)的攝入量達到150克的情況下,油的使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克左右,也就是說一人一個月消耗的油大約為600克。分配在三餐中,原則上是早晚少吃,中午相對多吃??傊?,烹調油要少吃為好。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