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隱患大,金城江城區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效果喜人
小作坊食品制作簡單、成本低,價格實惠,所以一直是廣大群眾最菁萊的食品,如豆腐、米酒、糕點等。但是,食品小作坊加工經營者一直是低層的弱勢群體,加之法制的漏洞、監管力量的溥弱等原因,多年來,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工環境“臟、亂、差”,加工流程不規范,成品與半成品交叉存放,三防設施不到位,工作人員沒健康證明,進貨沒有查驗,銷售沒有隨貨單,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為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從2016年起,金城江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為契機,狠抓落實責任,加強監管和指導,不斷改善小作坊食品生產加工環境條件,逐步實現標準化生產和規范化管理,促進小作坊食品質量穩定向好發展,提升全區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執法人員通過不斷的加大宣傳力度,走門轉戶,現場設計指導,下發執法文書等工作方法,以取締一批、整改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的“四個一批”的工作思路,以七個規范為整治標準即:規范加工場所要求,做到“一符合四潔凈”;規范設備設施要求,做到“一滿足四有”;規范原輔料管理,做到“兩有兩離三防”;規范加工過程要求,做到“一分開兩避免”;規范生產操作人員管理,做到“一證一學兩規范”; 規范質量安全管理,做到“兩有五公開”;規范食品標識和產品銷售管理,做到“七標明一貨單”。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金城江城區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取得了喜人的效果,特別是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三小條例”的出臺和實施以來,對食品加工小作坊有了更規范和嚴格的要求,按照七個規范的標準,從資質情況、生產環境、進貨查驗情況、生產過程控制情況、銷售記錄情況、人員管理情況等方面都達到了要求。目前,金城江城區正在營業的小作坊共有58家,獲證57家,1家場地已符合要求,正在申請辦證。主要品種有粽子、豆腐、油坊、糕點、米酒、肉制加工品等。(藍永意)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