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首批100萬份“食安封簽” 給外賣系上“安全帶”保障舌尖安全
今后,自己點的外賣中途是否被打開過,只要看看餐盒上的封簽就能知道了。10月30日上午,濰坊市舉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萬“食安封簽”進店活動啟動儀式。今后,商戶出餐后,要用統一的封簽對餐品進行“封口”,確保從外賣小哥取餐到送達用戶手中,封簽保持無拆封無損壞。如果送到封簽有損,消費者可當場拒絕收餐。
10月30日上午,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餓了么集團公司在濰坊舉行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百萬“食安封簽”進店活動啟動儀式。據介紹,“食安封簽”是“餓了么”為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推出的一項創新性工作舉措。上線餐飲商戶按照消費者的訂餐要求,將制作好的外賣餐品包裝后,貼上采用安全環保材質制成的專用標簽,確保騎士從取餐到送達消費者手中封簽始終保持完好。實施網絡訂餐“食安封簽”,可以避免餐品在配送過程中受到污染,保證了餐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將有利于提高網絡餐飲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規范網絡餐飲市場的有序發展。
“若消費者收餐時發現封簽有損,可以當場拒收。”記者了解到,首批一次性投放100萬份采用安全環保材質制作的食安封簽,主要鋪設中大型、高訂單量的餐飲戶,大概1000家左右。食安封簽項目即日起在濰坊全市網絡餐飲服務單位陸續推廣使用,逐步實現“全覆蓋”。
避免“二次污染”保證
外賣小哥取餐后,一路飛奔送抵點餐人員處。那么飛奔的過程如何監管?餐食在路上是否會被污染?餐食是否會被“偷梁換柱”?這些顧慮,將隨著食安封簽的啟用而消失。
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對外賣商家在包裝環節上的食品安全責任作出了明確規定。
“使用食安封簽的初衷,就是為了保障外賣餐品在配送過程中的完整和安全,避免外賣送餐過程中食品受到污染,同時也是進一步完善網絡訂餐領域食品安全管控的全流程體系。”濰坊市食藥監局餐飲科科長王磊表示,“實施食安封簽,既是對消費者負責,同時也是對餐飲商戶的一種自我保護和提升。”
“這真是一個‘放心簽’。”首次見到食安封簽的市民王女士連連稱贊,她認為這樣吃得更安心,“以后肯定首選使用封簽的外賣餐廳。”
食安封簽是外賣平臺對包裝安全方面的探索和嘗試,倡導商家主動為外賣食品安全上道“安全鎖”。下一步還將對餐盒的環保材質和密封性進行提升改造,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舌尖安全。
今年以來,濰坊市持續開展了網絡訂餐“凈網”行動,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216人次,檢查入網餐飲單位7387家次,責令整改5372家次。本次百萬“食安封簽”進店活動,是政府和企業共同治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又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政企聯手努力構建政府監管有力、社會監督有序、企業誠信有度的食安共治格局,維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莊嚴承諾。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